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鹧鸪脂

鹧鸪脂

《中药大辞典》:鹧鸪脂

药材名称鹧鸪脂

拼音Zhè Gū Zhī

别名鹧鸪脂膏(《纲目》)。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脂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其脂膏手,可以已瘒瘃,令不龟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鹧鸪脂

药材名称鹧鸪脂

拼音Zhè Gū Zhī

英文名Chinese francolin fat, Partridge fat

别名鹧鸪脂膏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Scopoli)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脂肪,熬油,放冷后备用。

原形态鹧鸪,体长约30cm。嘴短,雄者黑色;雌鸟上嘴角色,下嘴肉黄色。虹膜褐色。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眉纹黑色;颊部白色,下缘有黑纹;颏和喉均白色。上背黑,满布椭圆形白斑,羽端缀以栗色;下背至中央尾羽也黑,杂以波状狭,外侧尾羽端部纯黑;肩部栗色;覆羽暗褐,均有白点;飞羽暗褐,具白色横斑,最内侧飞羽与肩羽同。胸、上腹与上胁均黑色而密缀显着的眼状白斑,至下胁则转为自羽而杂以黑斑;下腹棕白。尾下覆羽棕色。脚短,橙黄色以至红褐色。雌鸟黑色较纯而沾褐色;白斑与纹均带桂冠色;下体变为棕白,杂以黑色横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栖于山地灌丛和草丛中主食谷粒、豆类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亦兼吃昆虫。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部各地。

性味辛;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润肤。主皮肤皲裂;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本草图经》:其脂膏手,令不龟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廊茵

    《中药大辞典》: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江西《草药手册》),南蛇草(《甘肃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夏、秋采

  • 膜蕨囊瓣芹

    药材名称膜蕨囊瓣芹拼音Mó Jué Nánɡ Bàn Qín别名细沙毛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膜蕨羹瓣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nopetalum trichomanifolium

  • 乌蔹莓五加

    药材名称乌蔹莓五加拼音Wū Liǎn Méi Wǔ Jiā英文名bark of Treebineleaf Acanthopanax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乌蔹莓五加的根皮。

  • 烟油

    药材名称烟油拼音Yān Yóu别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功能主治治蛇虫咬伤,恶疮,顽癣。①《百草镜》:"凡蛇咬

  • 猪胰

    《中药大辞典》:猪胰药材名称猪胰拼音Zhū Yí出处《药对》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胰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本草图经》:"寒。"②《纲目》

  • 黄羊肉

    《中药大辞典》:黄羊肉药材名称黄羊肉拼音Huánɡ Yánɡ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原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

  • 兔血

    《中药大辞典》:兔血药材名称兔血拼音Tù Xuè出处《纲目》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血。原形态动物详"兔肉"条。性味《纲目》:"咸,寒,无毒。&

  • 海康钩粉草

    药材名称海康钩粉草拼音Hǎi Kānɡ Gōu Fěn Cǎo别名蓝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海康钩粉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haikangense C.Y.W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涩梨叶

    药材名称涩梨叶拼音Sè L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doumeri(Bois)Che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接取细枝及叶,扎成把,晒干。原形态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