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麦瓶草

麦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瓶草

药材名称麦瓶草

拼音Mài Pínɡ Cǎo

别名面条菜、米瓦罐

来源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全草。春夏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调经。用于鼻衄,吐血,尿血,肺脓疡,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4~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麦瓶草

药材名称麦瓶草

拼音Mài Pínɡ Cǎo

别名净瓶、米瓦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香炉草(《四川中药志》),梅花瓶(《陕西中草药》)。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全草。2~3月间割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株密生腺毛。主根租,带木质。茎直立,或下部倾斜,上中部分枝较多。叶对生;基生叶略呈匙形,中上部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阔,半抱于茎。聚伞花序顶生;萼钟状,上部狭,基部膨大,先端5裂。裂片钻状披针形,萼脉30条;花瓣5,紫色,倒卵形,先端有时有微凹,基部具爪,爪有两耳,和瓣片相连处有鳞片9枚;雄蕊10;子房长卵形,花柱3。蒴果圆卵形或圆锥形,先端5裂。种子肾形,有无数疣状突起。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野、路旁、草地或麦田中。分布我国北部,中部各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淀粉等。

性味甘微苦,凉。

《陕西中草药》:"味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养阴,和血。治虚劳咳嗽,咯血。衄血,月经不调。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养阴除热。治虚弱咳嗽。"

②《陕西中草药》:"止血,调经活血。治鼻衄,吐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洒。

复方①治痨伤吐血:麦瓶草一两,红枣五钱。合捞糟煮服。

②治妇女干血痨,有内热骨蒸者:麦瓶草一至三两,炖子母鸡吃。

③治吐血后体弱不能复原者:麦瓶草一至二两。炖杀口肉吃。(选方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麦瓶草

药材名称麦瓶草

拼音Mài Pínɡ Cǎo

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Cnoidea L.[pleconax conoidea(L.)Sourkova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被腺毛。主根圆柱细长。茎直立,节明显而膨大.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对生,椭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8cm,宽5-10mm,先端钝尖,基部渐窄,全缘。花两性;1-3朵成顶生及腋生聚伞花序,花梗细长;花萼长锥形,上端窄缩,下部膨大,有30条明显细脉,先端5齿裂;花瓣5,粉红色,三角倒卵形,长于萼,喉部有2鳞片;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细长。蒴果卵形,3-6齿裂或瓣裂,包围于长锥形宿萼中。种子肾形,有成行的瘤状突起,以种脐为圆心,整齐排列成数层半环状。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麦田中或荒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密生腺毛,长20-60cm。主根细长,略木质。茎中部以上分枝较多。叶对生,基生叶略呈匙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矩圆形,基部阔,稍抱茎,具毛茸。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紫色或粉红色。蒴果卵形,具宿萼。种子多数,有疣状突起。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叶粉末黄绿色。①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或稍弯曲,气孔直轴式及不定式。②非腺毛2-5细胞,以2-3细胞者为多,长84-500μm,直径17-60μm,壁厚,表面疣点明显。③草酸钙簇晶分布于叶肉细胞中,直径31-66μm,另有少数草酸钙方晶,直径约7μm。④导管主为螺纹,可见网纹及孔纹导管,直径8-27μm。

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止血调经。主吐血;衄血;虚痨咳嗽;咯血;尿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炖肉鸡。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养阴除热。治虚弱咳嗽。

2.《陕西中草药》:止血,调经活血。治鼻衄,吐血,月经不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狐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肝药材名称狐肝拼音Hú Gān别名狐肝粉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肝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功能主治治心气痛,并能明目。用法用量研面,

  • 臭冷杉

    药材名称臭冷杉拼音Chòu Lěnɡ Shān别名臭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臭冷杉的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ies nehrolepis (Trautv.)Maxim.[A.sibiric

  • 灰栒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栒子药材名称灰栒子拼音Huī Xún Zǐ来源蔷薇科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以枝、叶及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山西、

  • 地皮消

    《中药大辞典》:地皮消药材名称地皮消拼音Dì Pí Xiāo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

  • 复羽叶栾树

    药材名称复羽叶栾树拼音Fù Yǔ Yè Luán Shù别名花楸树、泡花树(《中国树木分类学》),灯笼花,马鞍树(《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

  • 四方木皮

    药材名称四方木皮别名火焰木来源豆科无忧花属植物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 Merr. et Chun,以树皮和叶入药。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叶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

  • 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夹竹桃药材名称夹竹桃拼音Jiá Zhú Táo别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来源夹竹桃科夹竹桃属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以叶入药。

  • 人面子根皮

    《中药大辞典》:人面子根皮药材名称人面子根皮拼音Rén Miàn Zi Gēn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

  • 水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麻药材名称水麻别名水麻柳、水苏麻来源荨麻科水麻Debregeasia edulis (Sieb. et Zucc.) Wedd.,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台湾、湖北、

  • 船形乌头

    药材名称船形乌头拼音Chuán Xínɡ Wū Tóu别名滂噶尔(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7~3月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