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荆根

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黄荆根

药材名称黄荆根

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马鞭草料植物黄荆。2月或8月采挖。

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酚红法)。尚有扩张支气管及抑菌作用,参见"黄荆子"条。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湿,理气止痛,截疟,驱虫。治感冒,咳喘,风湿,胃痛,痧气腹痛,疟疾。蛲虫病。

①《草木便方》:"治心头风,牙疳。"

②《分类草药性》:"治刀伤,止痛,并治痧症,盗汗。"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驱风。治惊痫,除风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头风,肢体诸风,顺气。"

⑤《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复方①治疟疾:黄荆根一两。于发作前三小时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②治风湿关节痛、腰痛:黄荆根一两,八角枫根一两,枸骨根一两。水煎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胃溃疡、慢性胃炎:黄荆根-两,红糖适量,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④治蛲虫病:黄荆根一两.切片,同甜酒炒至黄色,用水两碗,煎至一碗,晚饭前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以黄荆根煎剂治疗335例,总有效率为84.2%,显效率为34.2%。对喘、咳、痰、炎及哮鸣音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平喘起效时间较止咳、祛痰为快。实践证明,病情轻、病程短者比病情重、病程长者疗效好;凡夹杂有其他慢性病症(如高血压,肺心、冠心、肺气肿)者疗效差或无效;中医分型观察,以虚寒型疗效最好,痰热型次之,肺燥型较差。经验认为,本品作用属于"治标",故体质差者疗效不佳;如采取"标本兼治"并用健脾补肾等药物,则疗效可能提高。对合并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尤以心力衰竭者更属禁忌。曾有患者服后心悸,病情加重,故须注意。制剂及用法:五叶黄荆根鲜品5两或干品2两,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熬2~3小时,约得煎液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副作用:部分病例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胃纳不好,及头晕、头痛、心跳,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荆根

药材名称黄荆根

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Negundo Chastetree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

采收和储藏:2月或8月采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褐色,近球形,径约2mm,等于或稍短于宿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药理作用1.镇咳、平喘作用 黄荆根煎剂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小鼠离体肺灌流实验也表明,前景剂可解了作气管、支气管痉挛。 2.抗菌作用 黄荆根煎剂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煎煮时间延长效果会更佳。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表;止咳;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胃痛;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根皮用量酌减。

复方①治疟疾: 黄荆根一两。于发作前三小时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②治风湿关节痛、腰痛: 黄荆根一两,八角枫根一两,枸骨根一两。水煎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③治胃溃疡、慢性胃炎: 黄荆根一两,红糖适量, 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④治蛲虫病: 黄荆根一两,切片,同甜酒炒至黄色,用水两碗,煎至一碗,晚饭前服。 (《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治心头风,牙疳。

2.《分类草药性》:治刀伤,止痛,并治愈症,盗汗。

3.《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驱风。治惊痫,除风湿。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头风,肢体诸风,顺气。

5.《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以黄荆根煎剂治疗335例,总有效率为84.2%,显效率为34.2%。对喘、咳、痰、炎及哮鸣音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平喘起效时间较止咳、祛痰为快。实践证明,病情轻、病程短者比病情重、病程长者疗效好;凡夹杂有其他慢性病症(如高血压、肺心、冠心、肺气肿)者疗效差或无效;中医分型观察,以虚寒型疗效最好,痰热型次之,肺燥型较差。经验认为,本品作用属于治标'故体质差者疗效不佳;如采取标本兼治并用健脾补肾等药物,则疗效可能提高。对合并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尤以心力衰竭者更属禁忌。曾有患者服后心悸,病情加重,故须注意。制剂及用法:五叶黄荆根鲜品5两或干品2两,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熬2-3小时,约得煎液100ml。每日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副作用:部分病例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胃纳不好,及头晕、头痛、心跳,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天蜡烛

    药材名称通天蜡烛拼音Tōnɡ Tiān Là Zhú别名木菌子、土苁蓉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

  • 原羚角

    药材名称原羚角拼音Yuán Línɡ Jiǎo英文名Chamois angle别名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原羚、普氏原羚的角。

  • 肾子草

    《中药大辞典》:肾子草药材名称肾子草拼音Shèn Zǐ Cǎo别名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波斯婆婆纳,又名:波斯水苦

  • 野芝麻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芝麻根药材名称野芝麻根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小芝麻、小黑药来源梧桐科野芝麻根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海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参药材名称海参拼音Hǎi Shēn别名刺参、沙噀来源棘皮动物门刺参科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绿刺参(方柱参)Stichopus chloron

  • 水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松药材名称水松拼音Shuǐ Sōnɡ别名水松柏来源杉科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Lamb.)K. Koch [G. lineatus (Poir.)Dr

  • 雷五加

    药材名称雷五加拼音Léi Wǔ Jiā别名雷公山、白五加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刚毛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imonii Schndid.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

  • 大蝎子草

    药材名称大蝎子草拼音Dà Xiē Zi Cǎo别名大荨麻,大荃麻、蝎子草来源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palmata (Forsk.) Gaud.,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兜冠黄共享

    药材名称兜冠黄共享拼音Dōu Guàn Huánɡ Gònɡ Xiǎnɡ英文名Galericulate Skullcap别名盔状黄芩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盔状黄芩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