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水鸡

黑水鸡

药材名称黑水鸡

拼音Hēi Shuǐ Jī

英文名Gallinule

别名鷭、江鸡、红骨顶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秧鸡科动物黑水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inula chlorop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用。

原形态黑水鸡,头,颈及上背灰黑色;下背、翅膀及尾均橄榄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白色。体侧和下体灰黑色,向后渐浅,下腹有些羽毛尖端白色,因而形成黑白相杂的块状斑;两胁有宽阔的白色条纹;翼下覆羽与下体同色,尖端白色;尾下覆羽两旁白色,中央黑色。嘴端浅黄绿色,基部及额板为鲜红橙色。跗跖前缘浅黄绿色,跗跖后缘及趾灰绿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和山地的沼泽或小溪周围的灌木杂草或芦苇丛中有时也见于稻田或庄稼地。单个或成对活动。以水生昆虫、里面虫、软体动物及植物嫩芽为食。巢营 于沼泽中及沼泽周围密集的草丛、芦苇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 ),甾类(steroid)。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入脾、肾、胃三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开胃。主脾胃虚弱;泄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50-100g,煮食。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滋补强壮、开胃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丹

    《中药大辞典》:接骨丹药材名称接骨丹拼音Jiē Gǔ Dān别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的茎皮或叶。全年可采。晒干研粉

  • 朱砂藤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

  • 白龙头

    药材名称白龙头拼音Bái Lónɡ Tou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春、夏采。原形态原植物详"山莴苣"条。生境分部产江苏、河南。性状幼苗时,

  • 蒌蒿

    《中药大辞典》:蒌蒿药材名称蒌蒿拼音Lóu Hāo别名蒌(《诗经》),购、蔏蒌(《尔雅》)。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米。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

  • 红牛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牛尾七药材名称红牛尾七别名小黄来源蓼科红牛尾七Rheum forrest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血,清热。主治咽喉痛,腮腺炎,大

  • 大青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药材名称大青盐拼音Dà Qīnɡ Yán别名青盐、石盐、戎盐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原形态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

  • 蚱蝉

    《中药大辞典》:蚱蝉药材名称蚱蝉拼音Zhà Chán别名鸣蜩(《诗经》),蝒、马蜩(《尔雅》),螃(《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蚱蟟(

  • 天荞麦根

    药材名称天荞麦根拼音Tiān Qiáo Mài Gēn别名金锁银开(《李氏草秘》),苦荞头(《草木便方》),野荞子(《分类草药性》),铁石子(《天宝本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

  • 假大薯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原形态攀援半灌木,

  • 羚羊角

    《中国药典》:羚羊角药材名称羚羊角拼音Línɡ Yánɡ Jiǎo英文名CORNU SAIGAE TATARICAE别名高鼻羚羊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