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黑鳞大耳蕨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

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

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

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嫩叶

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山鸡尾巴草。

多年生草木,高35~70厘米。根状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有卵状披针形黑色光亮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30厘米,除被棕色大鳞片外,向上直达叶轴和羽轴的下面密生狭披针形和倒向下的钻形鳞片;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厚纸质,长25~50厘米,宽8~15厘米,2回羽状分裂;中部羽片长4~7厘米,镰刀状披针形;小羽片镰状三角形或斜菱形,基部上侧阔而呈三角状凸起,下侧楔形,边缘不分裂,有芒刺头的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小,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早落。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下。分布云南、甘肃、福建和长江流域各地。

功能主治治下肢疖肿:新鲜黑鳞大耳蕨嫩叶,除净鳞毛,捣烂加白糖适量,调和涂敷患处,一天换一次;忌食酸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鳞大耳蕨

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

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

英文名Leaf of Makino's Shield Fern

别名大叶山鸡尾巴草、冷蕨萁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

采收和储藏:嫩叶,春季采收;根茎,四季均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80cm。根茎短而直立,密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密被黑色阔披针形和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30-35cm,宽14-18cm,先端渐尖,基部不缩狭或稍缩狭,两面及叶轴和羽轴均被披针形或纤维状小鳞片,二回羽状;羽片20-30对,互生,平展,基部2-3对常向下反折,披针形,中部的较大,一回羽状;小羽片12-16对,近对生,镰状长圆形,通常基部上侧1片较大,长达1.5cm,先端钝,基部上侧截形并有耳状突起,下侧斜楔形,边缘有芒刺;叶脉羽状,侧脉2-3叉。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先端,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盾形,褐色,早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湿石上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甘;微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疮疖;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忌食酸辣。

临床应用新鲜黑鳞大耳蕨嫩叶,除净鳞毛,捣烂加白糖适量,调和涂敷患处,一天换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钱菌

    药材名称铜钱菌拼音Tónɡ Qián Jūn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rs imsulsus (Fr.)Fr.采收和储

  • 狼肉

    《中药大辞典》:狼肉药材名称狼肉拼音Lánɡ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肉。原形态狼(《诗经》),又名:毛狗(《纲目》)。体长1~1.6米,尾长35~50厘米,体重3

  •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

  •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拼音Dān Tóu Zǐ Wǎn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 香草兰

    药材名称香草兰别名上树蜈蚣来源兰科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 And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蛇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大活

    药材名称大活拼音Dà Huó别名独活、香大活、走马芹、走马芹筒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

  • 黄花补血草

    药材名称黄花补血草拼音Huánɡ Huā Bǔ Xuè Cǎo别名黄花矶松、金匙叶草来源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金色补血草Limonium aureum (L.)Hill.(Static

  • 苦竹茹

    《中药大辞典》:苦竹茹药材名称苦竹茹拼音Kǔ Zhú Rú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下热壅。"

  • 鳢鱼肠

    《中药大辞典》:鳢鱼肠药材名称鳢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别录》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

  • 美商陆

    药材名称美商陆拼音Měi Shānɡ Lù别名花商陆、野胭脂(《杭州药植志》),白癞鸡婆、白鸡腿(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杭州药植志》来源为商陆科植物美洲商陆的根、叶及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