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鼠标蛇

鼠标蛇

药材名称鼠标蛇

拼音Huá Shǔ Shé

英文名Snake

别名草锦蛇、黄闺蛇、水律蛇、水南蛇、长标蛇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鼠标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yasmucosus(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鼠标蛇,全长右达2m以上。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头部黑褐色;腹面黄白色。颊鳞3,上唇鳞8,眼前鳞2,眼后鳞2;前颞鳞2,后颞鳞2(3)。体鳞颈部18-21行,体中部15-17行,肛前14行。背中央的鳞起棱,体后起棱者增至4-6行。腹鳞190-201;尾璨来雄性105-1416,雌性66-170。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区及平原;性粗暴。以蟾蜍、蛙类、蜥蜴、鸟类、鼠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务径20-60mm,头居中椭圆形,黑褐色,吻钝圆不上翘,背部灰褐色,杂斑。尾细长,渐细。背部鳞片黄褐色,类椭圆形,长6.5-7mm,宽3.5-4.5mm,上半部边缘整齐,先端有2个端窝,类圆形,下半部边缘不整齐;蛇体背中线处的鳞片具棱脊,多数不具棱脊;鲜片表面光滑,平展,半透明。气腥,味咸。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浅黄色或黄白色。①角质鳞片破碎状,浅黄色,上面布有黄褐色斑点,尚有由黄褐色斑点聚集而成的圆斑及同向交错排列的条纹,条纹同向,密度为63条/mm。电镜下观察:呈纵条纹饰,排列紧密,有2-3个条纹一端相连且凹 陷,形似棱形痕方向相同。②骨碎片近无色,呈不规则碎块状,骨板纹理不甚明显,骨陷大而多,骨小管粗而明显。③肌纤维较多,无色或淡黄色,柱状或片状,有细密横纹。④表皮碎片黄棕色,表面观细胞界取不清,密布色素颗粒。

化学成分鼠标蛇含有具有降压作用的甲状旁腺提取物,胆囊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锌、铜和铁,其中钙为最主要成分,镁次之。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舒筋通络。主风湿痹证;肢体麻木;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灰鼠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佛指甲

    《中药大辞典》:佛指甲药材名称佛指甲拼音Fó Zhī Jiɑ别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

  • 和筋草

    《中药大辞典》:和筋草药材名称和筋草拼音Hé Jīn Cǎo别名大鸡肠草、鹅儿肠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长1~1.5米。茎细长,蔓性,多分枝,密

  • 大茶药根

    《中药大辞典》:大茶药根药材名称大茶药根拼音Dà Chá Yào Gēn别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出处

  • 变叶胡椒

    药材名称变叶胡椒拼音Biàn Yè Hú Ji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变叶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mutabileC.DC.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原形

  • 茶子

    《中药大辞典》:茶子药材名称茶子拼音Chá Zǐ别名茶实(《续名家方选》)出处《纲目》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醇B、茶皂醇C、茶皂醇D、茶皂醇E、山茶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

  • 云南莲座蕨

    药材名称云南莲座蕨拼音Yún Nán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云南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yunnanensis Hieron.[A.

  • 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婆婆纳药材名称婆婆纳拼音Pó Pó Nà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

  • 牛心茄子

    药材名称牛心茄子拼音Niú Xīn Qié Zi别名山样仔、猴欢喜(《中国树木分类学》),黄金茄、牛金茄(《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海杧果的种仁。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