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仙散

九仙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人参款冬花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御米壳24克(去顶,蜜炒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久嗽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调下。嗽止则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银海精微》卷上: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别名九仙饮、九仙丹

处方黄芩荆芥甘草赤芍药、菊花川芎当归木通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经虚热,小眦赤脉传睛,眼通红,久不退。

用法用量九仙饮(《眼科全书》卷四)、九仙丹(《眼科全书》卷六)。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儒门事亲》卷十五: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九尖蓖麻子叶3钱,白矾(飞过)2钱。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

用法用量上用猪肉4两,薄批,棋盘摊开,掺药2味,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人参1两,款冬花1两,桑白皮1两,桔梗1两,五味子1两,阿胶1两,乌梅1两,贝母半两,御米壳8两(去顶,蜜炒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各家论述《中医方剂学》:本方主治久咳不愈,以致肺气耗散,肺阴亏损之证。久咳不已,伤肺伤气,用人参以补气,阿胶以补肺;喘则气耗,用五味子之酸收,以敛耗散之肺气;益以乌梅罂粟壳敛肺止咳;复用款冬、桑皮、贝母止咳平喘,兼以化痰;桔梗载药上行。合用具有益气、敛肺、止咳之效。凡咳嗽经久不愈,气耗阴亏,咳喘自汗者,本方较为合适。若痰涎壅盛,或外有表邪者,切勿误用,以免留邪为患。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

活幼心书》卷下: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柴胡(去芦)2两,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赤芍药6钱半,荆芥6钱半,甘草6钱半,麻黄(不去根节)半两,川芎半两,薄荷(和梗)半两,旋覆花(去老梗)3钱。

功能主治诸目疾,不拘岁月远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猜你喜欢

  • 十味芎苏散

    药方名称十味芎苏散处方川芎(二钱),紫苏、桔梗(去芦)、柴胡(去苗)、茯苓(去皮)、半夏、枳壳、陈皮,各一钱。干葛(一钱半),甘草(炙.半钱)。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发热头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

  • 加味二母丸

    药方名称加味二母丸处方知母、贝母(用巴豆同炒黄色,去巴豆)、白矾、白及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姜汁和蜜为丸。功能主治久嗽、痨嗽、食积嗽。用法用量含化。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甘遂槟榔散

    药方名称甘遂槟榔散处方甘遂,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1钱(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积水、疳水。用法用量紫苏木瓜汤点下;脚肿,木瓜汤下。注意忌服甘草药。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 两炒丸

    药方名称两炒丸处方半夏6两(切作片子),龙骨6两(碾为末),木猪苓6两(切作厚片子)。制法上药,先用生姜一斤,切作片子,换热水洗半夏7遍,去生姜不用,只将半夏一味同木猪冬一处拌匀,炒半夏微干,碾破半夏

  • 扁鹊油剂

    药方名称扁鹊油剂处方生甘草末。功能主治预解胎毒。主用法用量煎汤,入清油,用桃柳枝搅如蜜,量大小增减与儿服。微利为度。注意如痘疹已出见红点者,不可服。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 金桃酒

    药方名称金桃酒处方古铜4钱(敲如米粒大),核桃肉1斤(与铜同研烂)。制法用好烧酒1斤和铜、桃均入锡瓶内,封固瓶口,将大锅贮水,锡瓶安锅内,桑柴慢火煮1周时,取出埋地下1-2时。功能主治翻胃吐酸。用法用

  • 护元丹

    药方名称护元丹处方防风2两,白鲜皮2两,麻黄2两,大枫肉(去油)2两,当归2两,牡丹皮2两,山药2两,菟丝子2两,牛膝2两,川续断2两,黄柏2两,黄耆2两,泽泻1两,白茯苓1两,黄芩1两,广桂枝1两,

  • 人参清神汤

    药方名称人参清神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白术(土炒)、麦冬、陈皮、酸枣仁、黄连(酒炒)、茯苓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痂不满,昏迷沉睡者。用法用量加大枣、糯米,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 藿香安胃散

    《脾胃论》卷下:藿香安胃散药方名称藿香安胃散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处方藿香丁香人参各7.5克橘红15克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即呕吐。用法用量每服6克

  • 黄粉膏

    药方名称黄粉膏处方胡粉黄连末各30克水银1克糯米22粒赤小豆14粒(和黄连捣)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头上恶疮。用法用量先将水银于手掌中以唾研化后,即以麻油调药,与水银和匀,涂疮上。摘录《圣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