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仙散

九仙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人参款冬花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御米壳24克(去顶,蜜炒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久嗽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调下。嗽止则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银海精微》卷上: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别名九仙饮、九仙丹

处方黄芩荆芥甘草赤芍药、菊花川芎当归木通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经虚热,小眦赤脉传睛,眼通红,久不退。

用法用量九仙饮(《眼科全书》卷四)、九仙丹(《眼科全书》卷六)。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儒门事亲》卷十五: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九尖蓖麻子叶3钱,白矾(飞过)2钱。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

用法用量上用猪肉4两,薄批,棋盘摊开,掺药2味,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人参1两,款冬花1两,桑白皮1两,桔梗1两,五味子1两,阿胶1两,乌梅1两,贝母半两,御米壳8两(去顶,蜜炒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各家论述《中医方剂学》:本方主治久咳不愈,以致肺气耗散,肺阴亏损之证。久咳不已,伤肺伤气,用人参以补气,阿胶以补肺;喘则气耗,用五味子之酸收,以敛耗散之肺气;益以乌梅罂粟壳敛肺止咳;复用款冬、桑皮、贝母止咳平喘,兼以化痰;桔梗载药上行。合用具有益气、敛肺、止咳之效。凡咳嗽经久不愈,气耗阴亏,咳喘自汗者,本方较为合适。若痰涎壅盛,或外有表邪者,切勿误用,以免留邪为患。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

活幼心书》卷下:九仙散

药方名称九仙散

处方柴胡(去芦)2两,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赤芍药6钱半,荆芥6钱半,甘草6钱半,麻黄(不去根节)半两,川芎半两,薄荷(和梗)半两,旋覆花(去老梗)3钱。

功能主治诸目疾,不拘岁月远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猜你喜欢

  • 回阳汤

    《银海精微》卷下:回阳汤药方名称回阳汤处方附子人参当归川芎赤芍药茯苓五味子细辛车前子甘草功能主治治眼珠淡红,羞明难开。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1枚、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丹台玉案》

  • 二宝散

    药方名称二宝散处方犀角、玳瑁。功能主治痘紫色,发热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乱语,痘顶色白,肉红肿而痘反不肿,或黑陷不起。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本方用生玳瑁、犀角各等分,为散。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调服。摘录

  • 蠲痹饮

    药方名称蠲痹饮处方秦艽1钱,酒芩1钱,羌活6分,苍术7分,酒柏1钱,独活8分,威灵仙1钱(酒炒),木瓜1钱,米仁1钱,红花3分,当归1钱,桃仁7粒(研),枳壳1钱,姜3片。功能主治痿痹。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夺命箸头散

    药方名称夺命箸头散处方其胆矾4钱,草乌4钱,绿矾6钱,雄黄(1方加白矾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急喉闭,咽喉肿痛堵塞,气不得通,欲死者。用法用量方中雄黄用量原缺。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 调中益胃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胃汤处方人参2钱(如无人参,以明党参代之),苍术4钱(炒),熟地4钱,白芍3钱(酒炒),草果2钱,黄耆3钱(蜜炙),陈皮3钱,茯苓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中恶。凡人或入枯井,或入山洞,或

  • 艾汁涂方

    药方名称艾汁涂方处方艾1两(锉细)。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救绝仙丹

    药方名称救绝仙丹处方山羊血3钱,菖蒲2钱,人参3钱,红花1钱,皂刺1钱,制半夏3钱,苏叶2钱,麝香1钱。制法上各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功能主治五绝卒倒昏迷。用法用量酒化下。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 宽中下气汤

    药方名称宽中下气汤处方枳实4钱,香附末3钱,延胡索3钱(酒炙),槟榔3钱,瓜蒌仁4钱,广砂仁3钱,郁金4钱,甘草2钱,葶苈子3钱。功能主治中宫积有逆气,由脏腑而溢于经络,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发

  • 瓜蒂汤

    药方名称瓜蒂汤处方瓜蒂1两,赤小豆49枚,丁香2-7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黄,身面四肢浮肿,有虫,鼻中息肉,阴黄、黄疸及暴急黄。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合,澄清,分为两度,滴入两鼻中。摘录《外台》

  • 清心温胆汤

    药方名称清心温胆汤别名清心抑胆汤(《万病回春》卷四)。处方麦门冬(去心)2.4克川芎1.8克人参1.8克远志(去心)1.8克甘草1.2克当归(酒浸)白芍(酒浸)白术(去芦,炒)茯苓(去皮)陈皮3克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