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代参膏

代参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党参、绵黄耆、于潜术、桂园肉各等分。

制法熬成膏子,加白冰糖收贮。

功能主治补中气,生津液,润肺健脾,开胃进食;常服补诸虚,除百病。主心脾两亏,气血衰弱,心悸神疲,畏寒自汗。

用法用量滚水调服。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验方新编》卷十一: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黄耆5钱(肚嫩而箭样者,锉片用),白归身(截去头尾,酒洗净泥)5钱,肥玉竹1两,化州橘红3钱(如无真者,用新陈皮去净白亦可)。

制法共入砂锅内,用天泉水熬成膏。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

用法用量每早滚水调服。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春涯验方》: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于术10斤(白米泔水浸3昼夜,洗净浮皮,蒸晒10次,有脂沾手为度)。

制法切片熬膏,1火收成,滴纸不化;用白茯苓10斤,春末,水飞去浮,只取沉者,蒸晒10次,沾手如胶,与术膏搅匀。

功能主治补益。主

用法用量每服2许,米汤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春涯验方》

猜你喜欢

  • 姜黄丸

    《圣惠》卷七十一:姜黄丸药方名称姜黄丸处方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

  • 平胃敛阴汤

    药方名称平胃敛阴汤处方扁豆(炒,研)9克甘草3克麦冬3克牛膝3克白术2.4克山药4.5克葛根3克三七2.1克白芍3克五味子(微炒,捣碎)0.9~1.2克当归3克功能主治治胃气上冲,脾不统血,致鼻衄而血

  • 川连枳桔汤

    药方名称川连枳桔汤处方枳桔汤加川连、橘皮。功能主治热积胸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观音针

    药方名称观音针处方麝香1钱,冰片5分,硫黄2钱。制法先将硫黄煅化,再入冰、麝,取起存冷为度。功能主治久损并核子。摘录《跌损妙方》

  • 槐黄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孔氏家传》:槐黄散药方名称槐黄散处方黄耆1两,当归3分,槐花3分,白术3分,人参3分,芍药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便鲜血。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送下;小儿半钱。摘录《幼幼新书》

  • 椒柏酒

    药方名称椒柏酒处方椒37粒,东向侧柏叶7枝。功能主治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主用法用量除夕浸酒1瓶。元旦饮之。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沉香快脾丸

    药方名称沉香快脾丸处方青皮4钱,陈皮4钱,三棱(煨)4钱,莪术(煨)4钱,苍术(米泔浸,炒)4钱,白术(去芦)4钱,白茯苓4钱,砂仁4钱,草果仁4钱,木香4钱,沉香2钱,丁香2钱,藿香4钱,良姜4钱,

  • 除痹逐瘀汤

    药方名称除痹逐瘀汤处方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 泽黄英土汤

    药方名称泽黄英土汤处方泽兰15克,酒大黄12克,虎杖10克,土茯苓10克,板蓝根10克,蒲公英10克,茵陈10克,生甘草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湿热内蕴,致瘀血停于肝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升阳除温防风汤

    药方名称升阳除温防风汤处方苍术(泔浸)120.克防风6克白术白茯苓芍药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者。用法用量以水350毫升,加生姜、大枣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