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宝坤顺丸

八宝坤顺丸

《中国药典》:八宝坤顺丸

药方名称八宝坤顺丸

处方地黄80g地黄80g白芍80g当归80g川芎80g人参40g白术80g茯苓80g甘草40g 益母草40g黄芩80g牛膝40g橘红80g沉香40g木香16g砂仁40g琥珀40g

性状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腰腿酸痛,足跗浮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八宝坤顺丸

药方名称八宝坤顺丸

处方地黄80g,地黄80g,白芍80g,当归80g,川芎80g,人参40g,白术80g,茯苓80g,甘草40g,益母草40g,黄芩80g,牛膝40g,橘红80g,沉香40g,木香16g,砂仁40g,琥珀40g。

制法上为细末,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腰腿酸痛,足浮肿。

用法用量1次1丸,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荜澄茄散

    《圣惠》卷七:荜澄茄散药方名称荜澄茄散处方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茴香子1两,干蝎半两(微炒),硇砂1两(细研入),阿魏1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 清瘴汤

    药方名称清瘴汤处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功能主治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治瘴疟,热重寒轻,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

  • 猪蹄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猪蹄汤药方名称猪蹄汤处方猪蹄一只,通草五两。功能主治治奶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绝无乳汁。用法用量上将猪蹄净洗,依食法事冶,次用水一斗,同通草浸煮,得四、五升,取汁饮

  • 催脓散

    药方名称催脓散处方番木鳖(切碎)5钱,草乌(去芦)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后脓毒已成,势不能散者。用法用量水调,用鹅毛蘸搽之,中留一头,豆许大,以待出脓。频搽之,不过半日即破,用此催脓速愈。摘录

  • 定痛当归散

    药方名称定痛当归散别名定痛散处方当归2两,川芎2两,赤芍药2两,白芍药2两,熟地2两,羌活2两,独活2两,牛膝2两,续断2两,白芷2两,杜仲2两,川乌(炮)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肉桂1两,南木香5

  • 安胃片

    药方名称安胃片处方延胡索(醋制)63g白矾(煅)250g海螵蛸(去壳)187g性状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片;气微,味涩、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干燥,

  • 补肾固冲汤

    药方名称补肾固冲汤处方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2克,党参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益肾安胎。主脾肾

  • 四子调中汤

    药方名称四子调中汤处方青皮1.5克(去瓤,麸炒)陈皮1.5克枳实(麸炒)3克香附(炒)3克黄连(姜汁炒)2.1克半夏(姜汁炒)6克瓜蒌仁(炒)3克 苏子(炒)白芥子(炒)桃仁(去皮、尖)各4.5克茯苓

  • 活肠败毒丹

    药方名称活肠败毒丹处方当归2两,金银花2两,生甘草3钱,地榆1两,牛膝1两。功能主治败毒溃脓。主肠痈已成。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活肠散毒丹”。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

  • 点白还黑丹

    药方名称点白还黑丹处方三汁膏1两(生地、桑堪、旱莲草各取汁,三汁共享一盂,入铁锅熬之极干,研末听用),母丁香5钱,没石子5钱,真铅粉5钱(炒)。制法上为末,以瓷器盛之,勿泄气。功能主治乌须。主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