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丸

八珍丸

《中国药典》:八珍丸

药方名称八珍丸

处方党参100g白术(炒)100g茯苓100g甘草50g当归150g白芍100g川芎75g 熟地黄150g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青囊秘传》:八珍丸

药方名称八珍丸

处方斑蝥3钱(炒黄),当门子1分,雄黄5钱,辰砂(水飞)2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熟面为丸,辰砂为衣,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流注痈疽,发背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3-5丸。

摘录《青囊秘传》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丸

药方名称八珍丸

处方乳香3钱,没药3钱,代赭石3钱,穿山甲(生用)3钱,羌活5钱,草乌(生用)5钱,全蝎21个(炒),川乌(生用,不去皮)1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风走注,脚疾。

用法用量每服21丸,温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八珍丸

药方名称八珍丸

处方丹砂(研)半两,犀角(镑)1分,羚羊角(镑)1分,牛黄(研)1分,获神(去木,捣末)1分,龙脑(研)1分,天南星牛胆内制,阴干)1钱半,硼砂(研)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隔痰结实,胸隔不利,喘嗽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人参荆芥汤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清咽消肿饮

    药方名称清咽消肿饮处方甘草玄参前胡薄荷牛蒡子栀子黄连石膏连翘荆芥防风桔梗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治风热上涌,头目不清,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 蚯蚓白糖浸液

    药方名称蚯蚓白糖浸液处方大蚯蚓3条 白糖30克冰片1克制法将大蚯蚓去其污泥(不用水洗)置碗中加白糖30克、冰片1克,拌匀,30分钟后取其浸出液。功能主治散热止痛,消肿解毒。用法用量以浸出液涂搽或温敷患

  • 沉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沉香透膈汤处方丁香半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白豆蔻半两,砂仁半两,藿香叶半两,白茯苓半两,青皮(去白)半两,厚朴(姜制)半两,半夏(姜制)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面煨)半两,神曲(炒)半

  • 利咽解毒颗粒

    药方名称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

  • 百寿丸

    药方名称百寿丸处方山楂5两,滑石5两,苍术2两5钱,胆南星2两5钱,天竺黄2两5钱,木香2两5钱,砂仁1两5钱,六神曲1两5钱,麦芽1两5钱,钩藤1两5钱,薄荷1两5钱,僵蚕1两5钱,茯苓1两,桔梗1

  • 京三棱煎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京三棱煎丸药方名称京三棱煎丸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蓬莪术(煨,锉)1两,芫花(醋炒焦)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硇砂(去石,研)半两,附子(炮裂

  • 茯苓石膏汤

    药方名称茯苓石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栀子3钱,甘草2钱,半夏3钱,石膏3钱。功能主治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卷三

  • 久疟全消方

    药方名称久疟全消方别名久疟全消丸处方威灵仙1两,醋莪术1两,炒麦芽1两,生首乌2两,金毛狗脊8钱,青蒿子5钱,黄丹5钱,穿山甲(水煮,切细,炒成珠)5钱,醋鳖甲5钱。制法用山药粉1两,饴糖1两,水1小

  • 黑归脾丸

    《中国医学大辞典》:黑归脾丸药方名称黑归脾丸处方党参60克白术60克茯苓60克甘草15克黄耆60克当归60克 熟地120克远志30克 枣仁60克 广木香15克龙眼肉60克 枣子60克生姜60克制法上药

  • 柏艾饮

    药方名称柏艾饮处方生地3钱,淮山药2钱,莲仁(去心)2钱,柏子仁(去净油)1钱5分,丹皮1钱5分,萸肉1钱5分,泽泻(盐水炒)1钱,生荷叶1张(干者不效)。功能主治鼻衄。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加生艾叶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