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冰黄散

冰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冰黄散

药方名称冰黄散

处方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冰黄散

药方名称冰黄散

别名却暑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茯苓(去皮)甘草(生)各120克 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5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6克,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尤氏喉科秘书》:冰黄散

药方名称冰黄散

处方冰片2.4克人中白黄柏蒲黄各3克薄荷黄连各4.5克甘草青黛硼砂朴消各1.5克 枯矾少许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口舌喉内结毒;兼治丹毒。

用法用量内吹、外敷俱可。

备注本方方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引作"冰王散"。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医学心悟》卷四:冰黄散

药方名称冰黄散

别名止痛散

处方牙消3钱,硼砂3钱,明雄黄2钱,冰片1分5厘,麝香5厘。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痛。

用法用量止痛散(《疡医大全》卷十六)。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走马疳急方》:冰黄散

药方名称冰黄散

处方炉甘石冰片轻粉乳香、孩儿茶血竭没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下疳。

用法用量以香油调敷。

注意忌诸般发毒、动风、辛热之物。

摘录《走马疳急方》

《小儿病源》卷一:冰黄散

药方名称冰黄散

处方上消1两,大黄(细末)1钱。

功能主治赤流丹毒。

用法用量2味相合,新汲水调搅匀,用鸡羽蘸药时时涂扫,勿令干。可用1小篦刀子疏去流头赤晕恶血毒汁,次以冰黄散涂之。

摘录《小儿病源》卷一

猜你喜欢

  • 宁嗽汤

    药方名称宁嗽汤处方桑白皮(炒)紫苏细辛北五味子橘皮半夏(制)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缩砂仁枳壳(制)桔梗甘草(炒)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宣肺顺气,化痰止嗽。治诸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

  • 二乳饮

    药方名称二乳饮处方驴乳2升,猪乳2升。功能主治小儿口噤。用法用量上合煎1升5合。服如杏仁许,3-4服,愈。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

  • 透骨搜风散

    药方名称透骨搜风散处方透骨草(白花者,阴干)羌活独活紫葡萄生芝麻 白糖 六安茶 小黑豆 核桃肉 槐子生姜各4.5克 红枣3枚功能主治治杨梅筋骨疼痛。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露一宿,空腹

  • 加减二母宁嗽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母宁嗽汤处方川贝母2钱,天门冬3钱,广砂2钱,知母3钱,蒌仁3钱,云茯苓4钱,麦门冬3钱,粟壳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洪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此方以川贝为君,川贝为

  • 枳术丸

    《中国药典》:枳术丸药方名称枳术丸处方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性状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

  • 法制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法制鹿角胶丸处方鹿角(新解者)1付(锯断,以寸为度,用糯米泔水浸1暮夜,刷去角外黑垢,劈成薄片。每角1斤,用桑白皮4两,芡实肉红者2两,黄蜡4两,放瓦罂中,又用生地黄2两,熟地黄2两,天门冬去

  • 加减芎芷香苏散

    药方名称加减芎芷香苏散处方川芎、甘草、香附子、白芷、缩砂仁、陈皮、紫苏叶、萆薢、川独活、荆芥穗、干木瓜、槟榔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发散。主初患脚气,其病有筋一条自脚胫骨至臀及腰,因感受风湿所致

  • 荆防安胎散

    药方名称荆防安胎散处方人参3钱,当归(酒洗)3钱,白术(土炒)3钱,生地2钱,天麻2钱,麦冬1钱(去心),条芩8分,荆芥3分,防风3分,陈皮4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孕妇破伤失血,或吐衄血,忽患口噤、项

  • 狸骨散

    药方名称狸骨散处方狸骨(酒炙)1两1分,踯躅(炒)半两,龙骨半两,王不留行半两,当归(切倍)半两,土瓜根半两,鼠姑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鼠瘘,瘰疬,寒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温酒调下,日晚再服

  • 丁香复光丸

    药方名称丁香复光丸处方丁香2钱,巴豆1钱(去皮油),半夏2两,乌梅半两(去核),南硼砂3钱,脑子2厘,盆消半两,缩砂仁2钱半,甘草半两,荆芥穗2钱。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一切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