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分气丸

分气丸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附子吴茱萸当归川芎陈皮莪术干姜延胡索五味子白芷白及益智白术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脘痞塞,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饮食不消;妇人荣卫俱虚,经候不调,两胁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御药院方》卷三: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木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白豆蔻仁 缩砂仁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荜澄茄萝卜子枳实(麸炒)各30克黑牵牛(炒)60克

制法上十一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胸膈气痞,痰实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白术(锉,麸炒)2两,木香(炮)2两,蓬莪术(煨)2两,干姜(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2两,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2两,缩砂仁(去皮,炒)2两,茴香子(炒)2两,干木瓜(切)2两,益智仁(炒)2两,胡椒半两,阿魏(醋化白面和作饼,炙)1分。

制法上为末,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盐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魏氏家藏方》卷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木香(湿纸煨)1分,檀香1分,丁香(不见火)半两,姜黄半两,白豆蔻仁半两,香附子(去毛)半两,砂仁1两,甘草1两半(炙)。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

用法用量细嚼咽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附子2两(去毛),姜黄1两2钱半,砂仁1两,甘松1两,蓬莪术(炮)1两,甘草1两半(炙),陈皮(去白)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卫生总微》卷十四: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别名塌气丸

处方蝎半两,胡椒1两,木香半两,巴豆1分(去壳皮膜,出油尽)。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葱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卫生总微》卷十四: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巴豆10个(去壳皮膜,出油尽),木香1钱,附子1个(重半两。炮,去皮脐尖)。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腹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熟水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扁鹊心书·神方》: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黑丑(半生半熟,取头末)4两,青皮(炒)1两,陈皮(炒)1两,干姜(炮)1两,肉桂1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化酒食。主心腹痞闷疼痛,两胁气胀,痰涎上攻,咽嗌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姜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藿香叶1两,草豆蔻(去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丁香半两,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胃,止呕逆。主一切涎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糖球子(即山楂),甘草2斤,香附半斤,藿香叶1两,甘松1两。

制法上为末,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驻容颜。主

用法用量方中糖球子用量原缺。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木香(炮)1分,黑牵牛(生)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气,腹胀膨脝。

用法用量3岁服30丸,米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鸡峰》卷二十: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附子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芎1两,陈皮1两,蓬莪术1两,干姜1两,延胡索1两,桂1两,五味子1两,白芷1两,白及1两,益智仁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中脘痞塞,气不升降,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食饮不消;妇人荣卫俱虚,经候不调,两肋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

《博济》卷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别名小分气丸

处方三棱(醋浸1宿,切作片子,焙干用)3两,牵牛(微炒)3两,大戟3两(细锉,炒令紫色),芫花2两(醋炒),甘遂2两(捶碎,炒令黄色佳),官桂(去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滞气,利胸膈,止心疼,化酒食毒。主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小分气丸(《御药院方》卷三)。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三棱(煨,锉)5两,蓬莪术(煨,锉)5两,青橘皮(锉,用巴豆半两打破同炒黄,去巴豆不用)5两,胡椒半两,阿魏1两(醋面作饼,炙干)。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劳嗜卧,身体烦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陈橘皮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 白芷丸

    《医统》卷七十三:白芷丸药方名称白芷丸处方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夜多小便。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摘录《医统》卷七十三《东医宝鉴·

  • 当归黄耆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当归黄耆汤药方名称当归黄耆汤处方当归(锉,焙)黄耆(细锉)芍药各30克生姜(切,焙)75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分作八服。功能主治主产后腰脚酸疼,转侧不得,壮热汗出,气短心悸。用法

  • 推气丸

    药方名称推气丸处方槟榔枳实(小者,去氟)陈橘皮(去白)黄芩大黄黑牵牛各等分(并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除痞,泻火通便。治三焦痞塞,气不升降,胸腹胀满,大便秘涩,小便赤黄。

  • 钩藤紫草汤

    药方名称钩藤紫草汤处方钩藤、紫草茸、牛蒡子。功能主治痘疹惊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 狗宝散

    药方名称狗宝散处方六君子加狗宝。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噎膈反胃。用法用量调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三

  • 消饮散

    药方名称消饮散处方人参天花粉茯苓各9克枳壳厚朴各3克山楂20粒麦冬6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益气生津,化滞消饮。治酒食过度,脾生虚热,致生消渴,饮水甚多,食倍而溺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桃花丸

    药方名称桃花丸处方赤石脂干姜各300克制法上药二味,研为细末,蜜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温中祛寒,涩肠固下。治肠胃虚弱,寒气内侵,脐腹搅痛,下痢纯白,肠滑不禁,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一日三服,加

  • 柏子养心汤

    《叶氏女科诊治秘方》卷二:柏子养心汤药方名称柏子养心汤处方生黄耆麦冬枣仁人参柏子仁各3克茯神川芎远志(制)各2克当归6克五味子10粒 炙甘草L5克 姜3片功能主治妊娠子烦,左寸脉微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半夏白术丸

    药方名称半夏白术丸处方白术2两,半夏1两,干姜1两,枳实1两,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癖留滞,胁肋坚痛,胸腹满闷,饮食进退及呕逆恶心。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

  • 方脉流气饮

    药方名称方脉流气饮处方紫苏青皮(去白)当归(酒拌)芍药(炒)乌药茯苓桔梗(炒)半夏(姜制)川芎黄耆(炙)枳实(麸炒)防风陈皮(去白)甘草(炙)各3克木香大腹皮槟榔枳壳(麸炒)各1.5克功能主治主瘰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