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分消导气汤

分消导气汤

药方名称分消导气汤

别名上下分消导气汤

处方桔梗8分,枳实(麸炒)8分,厚朴(姜制)8分,青皮8分,香附子(制)8分,茯苓8分,半夏8分,瓜蒌5分,黄连5分,桑白皮5分,槟榔5分,泽泻5分,川芎5分,麦芽5分,木通5分,甘草梢3分。

功能主治气痰壅盛,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下分消导气汤(《回春》卷三)。或用神曲为丸,名“分消丸”。方中枳实,《回春》作“枳壳”。

摘录《医统》卷四十一引《发明》

猜你喜欢

  •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

  • 调经愈痛散

    药方名称调经愈痛散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莲术、升麻、香附、木香、黄连、黄芩、延胡索、砂仁。功能主治经行作痛。用法用量姜煎服。摘录《女科指南》

  • 疏风止嗽丸

    药方名称疏风止嗽丸处方苏梗(子)15克防风9克 干葛9克枳壳9克(炒)前胡9克桔梗9克 桑皮9克杏仁9克半夏9克(炙)茯苓9克陈皮6克 川贝6克(去心)羌活6克黄芩6克甘草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面,少兑炼

  • 槐萼散

    药方名称槐萼散处方槐萼(炒)6分,生地黄(酒拌,蒸)6分,青皮6分,白术6分,荆芥6分,川芎4分,升麻1钱,当归身(酒浸)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米饮送下。煎服

  • 加味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汤别名保元汤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白术5分,肉桂5分。功能主治阳虚背恶寒。用法用量方中肉桂用量原缺,据《济阴纲目》补。病甚者,加附子。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保喉片

    药方名称保喉片处方连翘20两,甘草30两,麦门冬10两,党参20两,百部1钱,元参20两,乌梅20两,黄耆10两,云故纸20两,诃子肉10两,僵蚕10两,桔梗20两,天花粉10两,蟾酥2钱5分,冰片5

  • 桂附止带汤

    药方名称桂附止带汤处方附片9克肉桂1.5克续断焦艾茯苓芡实各9克 盐小茴3克 乌贼骨15克金樱子9克功能主治温肾固摄。治带下黑色,稀薄量多,绵绵不止,月经紊乱,甚或停闭,色多晦黯,小腹不痛,但有冷感,

  • 粉红丸

    药方名称粉红丸别名温惊丸处方天南星(腊月酿牛胆中百日,阴干,取末)4两(别研,无酿者,只锉炒熟用),朱砂1钱5分(研),天竺黄1两(研),龙脑半字(别研),坯子胭脂1钱(研,乃染胭脂)。制法用牛胆汁为

  • 归姜汤

    药方名称归姜汤处方当归9克 黑姜2.1克 枣仁4.5克(炒)大枣5枚(去核)。功能主治治产后心慌自汗。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5枚,去核,水煎服。若服后自汗仍多,心慌无主,恐其晕脱,即加人参6克、熟附子3克

  • 缓肝理脾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缓肝理脾汤药方名称缓肝理脾汤处方广桂枝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功能主治健脾缓肝。治慢惊风,发时缓缓搐搦,时作时上,面色淡黄,或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