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散

利膈散

御药院方》卷九: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黑牵牛(炒)4两,甘草(炒)4两,防风1两,牛蒡子(炒)8两。

制法上药各慢火炒令熟,与防风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诸疾,肿痛失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1大盏点药,澄清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诚书》卷六: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大黄2两,朴硝2两,甘草(炙)2两,山栀仁1两,薄荷1两,黄芩1两,连翘1两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热惊烦。

用法用量取1钱,加淡竹叶3片,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圣惠》卷四十二: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别名利膈甘草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膈塞不通。

用法用量利膈甘草汤(《普济方》卷一八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五十: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了,捣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软得所,擀作饼子,于(钅敖??)上煿令黄色),木香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麝香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五膈气,胸心气滞,满闷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博济》卷二: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1两,鼠粘子1两,甘草3分(炮过),白丑2两(炒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风牙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盐点。治风牙痛,以3钱末,入川椒1粒、盐2钱,煎熟,热含,冷吐出。

摘录《博济》卷二

猜你喜欢

  • 草决明汤

    药方名称草决明汤处方草决明、冬桑叶、夏枯草、小胡麻、谷精草、丹皮。功能主治肝胆气热,目痛偏左,翳膜红丝,脉左弦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 北枣散

    药方名称北枣散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 百药长

    药方名称百药长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白芍1两,怀地黄4两,白术(土炒)1两,白茯苓1两,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牛膝1两(炒),杜仲(炒)1两,破故纸1两,茴香1两,五味子1两,枸杞

  • 不二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不二丸药方名称不二丸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去皮、尖,研)各70个 黄蜡40克砒霜(研,入瓷罐内,以赤石脂固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冷取出)48克白胶香(研细)1

  • 快膈散

    药方名称快膈散处方甘草半两(炙),良姜(微炮)1分,肉豆蔻(面裹煨)1分,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霍乱吐逆,服药多即吐。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新汲冷水调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医痫无双丸

    药方名称医痫无双丸处方南星30克半夏30克(二味用白矾、皂角、生姜煎汤浸一日夜透,切片,随汤煮干,去矾、皂、姜不用)川芎9克 归身(酒洗)软石膏各30克天麻21克僵蚕1.5克 生地黄(酒炒)30克荆芥

  • 分瘀汤

    药方名称分瘀汤处方大黄3钱,车前子3钱,丹皮5钱,当归1两,枳壳1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痢久不止,日夜数十行,下如清涕,内有紫黑血丝,食渐减少,脉沉细弦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夺命方丹

    药方名称夺命方丹处方麝香1钱半,大黄(生用)5钱,黑牵牛半两,甘遂2钱,泽泻半两,香附子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气蛊、劳蛊、血蛊、筋蛊、水蛊。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白樟柳根汁半盏,无灰酒半盏,调药末

  • 加减补益汤

    药方名称加减补益汤处方黄耆1钱5分,人参1钱5分,归身1钱,炙甘草5分,焦术1钱,陈皮5分,升麻3分,川椒20粒,乌梅2个,吴萸3分,川连3分(均炒)。功能主治产后阴门发痒。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

  • 柴金汤

    药方名称柴金汤处方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功能主治疏肝泻热,行气利胆。主肝经热甚,胆热犯胃。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