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大青龙汤

加减大青龙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3钱,荆芥穗3钱,山甲片2钱(炙),连翘3钱,煅石膏4钱,淡豆豉4钱,葛根6钱,皂刺3钱,黄芩4钱,木通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外感寒邪,或4-5日,或5-6日,依然头痛身热恶寒,其脉象人迎与气口相等,俱浮洪而数,数极或7至8至者。

用法用量元酒1钟,水2钟,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麻黄为君,佐芥穗发头部之汗,佐桂枝连翘、豆豉发周身四肢之汗,佐葛根发肌肉之汗;用山甲、皂刺为诸处引路之兵;石膏甘寒,清内热解肌表;黄芩清血中之热;木通能引热从小便出;甘草调和诸药。察其脉象,如有根蒂,宜先以此方投之。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3钱,荆芥穗3钱,山甲片2钱(炙),连翘3钱,薄荷3钱,淡豆豉4钱,葛根6钱,皂刺3钱,黄芩4钱,木通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伤寒发狂,睡去谵语,醒时心虽明白而狂言乱语,或欲登高而歌,或欲弃衣而走,率意詈骂,目不识人,脉象洪数而稍浮,汗未发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3钱,荆芥穗3钱,山甲片2钱(炙),煅石膏4钱,淡豆豉4钱,葛根6钱,皂刺3钱,黄芩4钱,木通3钱,甘草2钱,连翘3钱,厚朴5钱。

功能主治伤寒劳复,发热恶寒,脉象洪数有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猜你喜欢

  • 解毒饮

    《痘科辨要》引汪氏方:解毒饮药方名称解毒饮处方当归(酒洗)2分,芍药2分,人参2分,山楂2分,黄耆(蜜炙)2分,荆芥2分,牛蒡(炒,研碎)2分,防风2分,炙甘草1分。功能主治痘疮11-12日,发热,当

  • 陈梅散

    药方名称陈梅散处方白梅(多年者)不拘多少。制法上烧成灰存性,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产后痢。用法用量每服1大盏,陈米饮调下。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

  • 急治木通汤

    药方名称急治木通汤处方木通5分,滑石5分,牵牛头末2钱5分。功能主治便不通,腹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加灯心、葱白,水煎服。摘录《葛崖尊生》卷十三

  • 定痛败毒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定痛败毒散药方名称定痛败毒散处方白芍、白芷、乳香(末)、桔梗、枳壳、防风、当归、羌活、茯苓、甘草、薄、桂、灵仙、木通、金银花。功能主治手腕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服。

  • 大药紫金丹

    药方名称大药紫金丹处方川乌头(炮,去皮脐)2两,五灵脂2两(别研),乳香(别研)1两半,没药1两半(别研),地龙(去土)1两,木鳖子(去壳)1两,白胶香1两(别研),自然铜(火煅,醋淬7次)半两,天麻

  • 加味白薇丸

    药方名称加味白薇丸处方白薇3两,赤芍3两,沙参3两,归身4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黄耆(蜜炙)2两,丹皮2两。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妇人崩漏之疾,忽尔厥逆,移时方醒,名曰血厥。用

  • 巴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巴膏药方名称巴膏处方象皮18克穿山甲18克 山栀80个儿茶(另研极细末)6克 人头发36克血竭(另研极细末)3克硇砂(另研极细末)9克 黄丹(飞)香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杏枝各45厘

  • 莲实汤

    药方名称莲实汤处方莲实30枚(炒黄,捶碎),浮萍1分。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用法用量上用水1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分3次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 鸡血藤祛风活络贴药方

    药方名称鸡血藤祛风活络贴药方处方鸡血藤膏面2两,大角子4两,香肥皂10锭。制法将大角子、香肥皂用黑糖水化开,合匀为丸,每丸二钱。功能主治面风。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鸡血涂方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鸡血涂方药方名称鸡血涂方别名固顶散、固囟药处方丹雄鸡血、赤芍药粉。功能主治小儿脑长囟不合。用法用量固顶散(《普济方》卷三六三)、固囟药(《诚书》卷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