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秦艽汤

加减秦艽汤

赵炳南方:加减秦艽汤

药方名称加减秦艽汤

处方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川连6克。

功能主治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阴血虚损,毒热未清。(系统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赵炳南方

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加减秦艽汤

药方名称加减秦艽汤

处方黄耆1两,黄精5钱,鸡血藤1两,秦艽1两,乌梢蛇2钱,丹参1两,莲子心4钱,玉竹3钱,白人参2钱,白芍5钱,当归5钱,女贞子1两,熟地1两,川连2钱。

功能主治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临床应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王某,女,45岁,患者自1971年12月份开始不断发烧,时高时低,一直不退,一个多月后在面部发现红斑,后在某医院检查,血中找到狼疮细胞,确诊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给强的松治疗稍为控制,但药不能减量,稍减症状即加重。目前虽然每日服用强的松30毫g,仍有低烧,自觉全身泛力,手足心发热,自汗,关节酸痛,头晕。检查:体温37.5℃,面部有典型蝶形红斑,肝脾(??),心脏(??),白细胞计数4800/mm3,血沉24mm/小时。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白腻。此为阴血虚亏,毒热未清。治当养阴补血,凉血解毒。投以加减秦艽汤。服药一个月后,(其间方中曾加减冬虫夏草漏芦枸杞子、山萸肉等药物)。关节疼痛渐止,低热渐退,自汗已止,唯自觉仍有头晕。在上方基础之上,又加用茺蔚子3钱,钩藤9钱,川芎3钱,服药7剂,头晕亦明显减轻。于1973年1月25日检查白细胞为6500/mm3,血沉14mm/小时。又连续以上方为主加减服药3个月,强的松减量每日仅用5mg,病情稳定,转门诊观察。患者于1974年已恢复半日工作。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猜你喜欢

  • 宣化饮

    药方名称宣化饮处方新会皮大腹皮炒麦芽前胡各4.5克 炒萝卜子9克 小青皮3克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治痧症因于食积者。用法用量先用小山楂30克,煎汤代水,以此煎药,去滓,稍温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芦参汤

    药方名称芦参汤处方芦根(锉)2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枇杷叶(拭去毛,炙)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霍乱,心烦干呕。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薤白3寸

  • 乳香宣经丸

    药方名称乳香宣经丸处方川楝子(锉,炒)牵牛子(炒)乌药(去木)茴香(淘去沙土,炒)橘皮(去白)萆薢(微炙)防风各60克乳香(研)草乌(乌豆27克同煮,竹刀切透黑,去皮、尖,焙)五灵脂(酒浸,淘去沙石,

  • 健脾散

    《苏沈良方》卷四:健脾散药方名称健脾散处方乌头(炮)22克厚朴(姜炙)甘草(炙)干姜(炮)各7.5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温中燥湿。治寒湿泄泻,老人脏泄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

  • 青娥丸

    《中国药典》:青娥丸药方名称青娥丸处方杜仲(盐炒)480g补骨脂(盐炒)240g 核桃仁(炒)150g大蒜12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苦、甘而辛。炮制上四味,将大蒜蒸熟,干

  • 碧云散

    《兰室秘藏》卷中:碧云散药方名称碧云散处方细辛郁金芒消各3克蔓荆子川芎各3.6克石膏3.9克青黛4.5克薄荷叶6克红豆1个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头痛。用法用量口中含水,将药搐于鼻内。摘录《兰室

  • 剂阳汤

    药方名称剂阳汤处方熟地2两,玄参1两,麦冬1两,沙参1两。功能主治人有终日举阳,绝不肯倒,然一与女合,又立时泄精,精泄之后,随又兴起。摘录《辨证录》卷十

  • 接舌金丹

    药方名称接舌金丹处方生地人参(透明者)龙齿(透明者)各9克象皮3克冰片1克 土狗(去头、翅)3个 地虱20个制法先将人参等药俱研细,后用土狗、地虱捣烂,入前药末内捣匀,佩身上三日,干为末,盛在瓶内备用

  • 肝炎Ⅲ号冲剂

    药方名称肝炎Ⅲ号冲剂拼音ganyan3haochongji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功能主治健脾化湿,

  • 九霄丸

    《竹林女科证治》卷一:九霄丸药方名称九霄丸处方蕲艾(酒浸一宿,煮干)1两,牡蛎粉1两,龙骨(煅)1两,当归(酒炒)1两,干姜(炮)2两,吴茱萸(滚汤泡,炒)7钱,白芍(酒炒)7钱,山药(姜汁炒)1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