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补筋丸

加减补筋丸

药方名称加减补筋丸

处方当归1两,熟地黄2两,白芍药2两,红花1两,乳香1两,白云苓1两,骨碎补1两,广陈皮2两,没药3钱,丁香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3钱。

功能主治髃骨跌伤,手屈向后,骨缝裂开,不能抬举,时肿如椎者。

用法用量用好无灰酒送下。

摘录《金鉴》卷八十九

猜你喜欢

  • 纯阳正气丸

    《中国药典》:纯阳正气丸药方名称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陈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苍术100g白术100g茯苓100g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硼砂

  • 附子鹿角煎

    药方名称附子鹿角煎处方鹿角(寸截,4破之)、附子。制法将鹿角用河水浸7日,净洗,每斤用杜仲半斤(锉细)。同入瓷瓶内,贮水,以文武火煮三日,水耗则添,鹿角软去杜仲,将角焙干为细末。功能主治填精髓,补不足

  • 托里金银地丁散

    药方名称托里金银地丁散处方金银花黄连当归紫花地丁赤芍药黄耆人参甘草节桔梗大黄各15克乳香白檀香没药连翘各6克黄芩栀子仁玄参各6克麦门冬(去心)前胡甘草(蜜炙)各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恶疮肿毒疼

  • 解毒银花散

    药方名称解毒银花散处方忍冬枝叶花(并用)2两,生黄耆4两,甘草1两,酒20两。功能主治阴毒不起,色变紫黑。用法用量煮3炷香时饮之。即高肿。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 补中参附汤

    药方名称补中参附汤处方黄耆6钱,白术6钱,广皮2钱,升麻2钱,柴胡2钱,泡参2两,秦归2钱,炙甘草2钱,肉桂1钱,附片3钱。功能主治补正。主瘀积日久,正虚邪实,身体羸弱,饮食不思,头晕目眩,神疲懒言,

  • 柴陈解托汤

    药方名称柴陈解托汤处方柴胡6分,干葛6分,半夏6分,厚朴6分,泽泻6分,甘草3分,秦艽6分,藿香6分,陈皮5分,生姜、大枣、山楂8分。功能主治外感之症,寒热往来,寒重热轻,有似虚劳寒热者。用法用量外邪

  • 当归贝母苦参丸

    《金匮要略》卷下:当归贝母苦参丸药方名称当归贝母苦参丸别名苦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处方当归贝母苦参各60克制法上三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用法用量

  • 风痹药酒

    药方名称风痹药酒处方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 隔纸白玉膏

    药方名称隔纸白玉膏处方雄猪油2两(熬,去滓),黄蜡2两,白蜡2两,蓖麻子仁2两(捣如泥),麻油4两,鸡子油2两,铅粉4两,乳香末3钱,轻粉5钱,冰片5分。制法先将雄猪油、黄白二蜡同熬化,再将蓖麻仁、铅

  • 加味小柴胡汤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小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味小柴胡汤处方半夏、条芩、茯苓、甘草、木香、川连、白芍、生姜、大枣。功能主治产后疟痢兼作,因胎前湿热未化,致产后下陷脾经,寒热滞下不已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