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六味地黄丸

加味六味地黄丸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30克 山萸肉30克 怀山药(炒)茯苓各24克泽泻牡丹皮各15克鹿茸(炙)9克五加皮15克麝香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治小儿素禀气血虚弱,先天不足,以致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头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迟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6克,小儿4.5克,盐汤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广笔记》: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怀生地(如法制)8两,怀山药4两,白茯苓(坚白者)4两(人乳拌,晒干又拌,多多更妙),山茱萸(去核)4两,牡丹皮3两,麦门冬(去心)6两,泽泻3两(目病减半),甘菊花(苦者不用)6两,真甘枸杞(去蒂)6两,北五味(去枯者)6两,又方加白蒺藜(炒去刺)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固精明目,久服延年。主身体虚弱,患目疾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广笔记》

《广笔记》: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牛膝4两,鳖甲4两,黄柏4两,青蒿4两,五味子4两,橘红4两,枇杷叶4两,怀山药4两,山茱萸肉4两,泽泻2两,牡丹皮2两,白茯苓2两。

功能主治吐血。

摘录《广笔记》

《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1两,山萸肉1两,怀山药(炒)8钱,茯苓8钱,泽泻5钱,牡丹皮5钱,鹿茸(炙)3钱,五加皮5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迟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2钱,小儿1钱5分,盐汤送下。

摘录《金鉴》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 固真汤

    《医宗说约》卷三:固真汤药方名称固真汤处方莲蕊、石莲、芡实、枣仁、远志、茯神、天冬、麦冬、桔梗、车前、龙骨各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无梦而遗之滑精。用法用量上加灯心,水煎,调辰砂末服。摘录《医宗说约》

  • 当归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当归丸药方名称当归丸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

  • 截惊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截惊丸药方名称截惊丸处方乌蛇头1枚(酒浸,焙干),蜈蚣1条(涂酥,炙焦),全蝎1钱(去毒,微炒),川乌头1分(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1钱,麝香半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次

  • 赤头散

    药方名称赤头散处方南星2两,赤小豆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邪攻冲,肝脏不足,为风热相争,左右来往,左右目互相赤红。用法用量净水调敷眼眶,并太阳二穴;如干,以水润之。服蚕纸丸,芍药汤。摘录《异授眼科

  • 桂附苓术饮

    药方名称桂附苓术饮处方厚附片9克肉桂3克,茯苓12克 茅术 炒远志生姜皮各6克 制台乌4.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数月,面浮肢肿,面色灰黯,心悸气短,下肢畏寒,腰胀腹满,舌淡苔薄白而润,脉迟。用法用量水煎服

  • 加味蠲饮六神汤

    药方名称加味蠲饮六神汤处方胆南星3钱,天竺黄1钱半,半夏曲3钱,茯神3钱,旋覆花2钱,竹沥10滴,钩藤3钱。功能主治豁痰开窍。主产后神昏,角弓反张,或口噤不语,胸脘痞闷,痰鸣气逆,发热,大便秘结,舌苔

  • 解语丸

    药方名称解语丸别名神仙解语丹处方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全蝎、羌活、天麻、南星、白僵蚕。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中风语言不正。用法用量神仙解语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玉案》本方用

  • 加味益营煎

    《顾氏医经读本》卷四:加味益营煎药方名称加味益营煎处方当归6克,芍药6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6克,丹皮6克,生地6克,知母6克,麦冬6克,西洋参3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气阴两补,和血调经。

  • 移险膏

    药方名称移险膏处方草乌南星黄柏白及各60克五倍子3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疮疡生于险要处者。用法用量醋调涂患处。能移至不险要处。摘录《理瀹骈文》

  • 龟鳖地黄汤

    药方名称龟鳖地黄汤处方龟版30克鳖甲30克 熟地15克 丹皮9克 萸肉9克山药9克泽泻9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治骨痨(骨与关节结核)阴虚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托里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