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参苓白术散

加味参苓白术散

《育婴秘诀》卷四:加味参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苓白术散

处方人参1钱,炙耆1钱,白术1钱,归身(酒)1钱,炙草8分,青皮8分,陈皮7分,柴胡5分,夜明砂5分,木香5分,厚桂(去皮)5分,泽泻5分,鳖甲(九肋,醋炙,去爪)2钱,使君子肉1钱,白芍(酒炒)1钱,山药1两。

制法煮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补脾。主疟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加味参苓白术丸”。

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温病条辨》卷三:加味参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苓白术散

处方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炒焦),茯苓1钱5分,扁豆2钱(炒),薏仁1钱5分,桔梗1钱,砂仁7分(炒),炮姜1钱,肉豆蔻1钱,炙甘草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噤口痢,呕恶不饥,积少痛缓,形衰脉弦,舌白不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香粳米汤调服,日2次。

各家论述参苓白术散兼治脾胃,而以胃为主,其功但止土虚无邪之泄泻而已。此方则通宣三焦,提上焦,涩下焦,而以醒中焦为要者也。方中以四君两补脾胃;加扁豆、薏仁以补肺胃之体;炮姜以补脾肾之用,桔梗从上焦开提清气;砂仁、肉蔻从下焦固涩浊气,二物皆芳香,能涩滑脱,而又能通下焦之郁滞,兼醒脾胃;引以粳米芳香悦土,以胃所喜为补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会约》卷十四:加味参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苓白术散

处方人参(随用),白术2两,茯苓1两半,山药1两5钱,陈皮1两,莲肉2两,当归2两,炙草1两,砂仁8钱,石菖蒲5钱,川芎7钱。

功能主治平补脾胃。主月经后期。

摘录《会约》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厚朴煎丸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孟氏诜诜方》:厚朴煎丸药方名称厚朴煎丸处方茴香(炒黄)4两,川椒(炒少时)4两,附子(炮)2两,益智仁2两,梓朴半斤(去皮,锉如指面大,用生姜半斤带姜皮切作片子,用水3升,慢火煮

  • 炒狼汤

    药方名称炒狼汤处方狼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3个,胡椒5钱,哈昔泥1钱,荜茇2钱,缩砂2钱,姜黄2钱,咱夫兰1钱。功能主治暖五脏,温中。主用法用量上件熬成汤,用葱、酱、盐、醋一同调和服。摘录《饮膳正

  • 膏淋汤

    《医学哀中参西录》上册:膏淋汤药方名称膏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芡实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切片)潞党参9克 生杭芍9克功能主治治膏淋。小便混浊稠粘,淋涩作痛。用

  • 木香楝子散

    药方名称木香楝子散处方川楝子30个(巴豆20枚,同炒黄赤色,去巴豆)萆薢15克石菖蒲30克(炒)青木香30克(炒)荔枝核20枚(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用法用量

  • 密陀僧散

    《普济方》卷三六四:密陀僧散药方名称密陀僧散处方密陀僧白矾(烧)夜明砂(微炒)各0.3克制法上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聤耳。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四《外科正宗》卷四:密陀僧散药方名

  • 保安万灵丹

    药方名称保安万灵丹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处方茅术240克全蝎石斛明天麻当归甘草(炙)川芎羌活荆芥防风麻黄北细辛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制法上为细末

  • 菟丝地黄汤

    药方名称菟丝地黄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30克巴戟天15克功能主治益肾壮阳。治房劳伤肾,阳痿早泄,骨软筋麻,饮食减少,身体畏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加减香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香苏饮处方香附子1两(炒,去毛),陈皮半两(浸,去瓤),甘草3分(炙),紫苏1两(去梗),麻黄1两(去节),苍术半两(清水泔浸3宿,去皮),桔梗1分(去芦头)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瘟疫

  • 蒲黄汤

    药方名称蒲黄汤别名蒲黄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赤茯苓木通车前子 桑白皮(炒)荆芥灯心赤芍药甘草(微炒)蒲黄(生)滑石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清心肾,利小便。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用法用量

  • 涌泉汤

    药方名称涌泉汤处方王不留行(炒)9克穿山甲(炒)9克天花粉归身各4.5克木通甘草各9克功能主治催乳。治妇人乳汁微少。用法用量上药用猪前蹄1只煮烂,取汁750毫升,煎药至250毫升,分二次顿热,空腹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