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归脾汤

加味归脾汤

保婴撮要》卷十三: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炒)茯神(去木)各60克甘草(炒)白术(炒)各30克木香1.5克远志(去心)酸枣仁龙眼当归牡丹皮山栀(炒)各3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疮口不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乳母服,儿亦服之。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三

《医宗必读》卷八: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当归茯苓酸枣仁各4.5克远志肉2.4克木香甘草<炙)各1.5克龙眼肉6克大枣2枚煨姜3片 菖蒲2.4克 桂心1.5克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治心虚悸动而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八

正体类要》卷下: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当归3克,茯苓3克,白术3克,炙黄芪3克,龙眼肉3克,远志3克,炒酸枣仁3克,木香1.5克,炙甘草0.9克,人参3克,柴胡2克,山栀2克。

功能主治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兼清肝热。主气血虚弱,心脾郁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正体类要》卷下

《金鉴》卷四十八: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归脾汤加朱砂龙齿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忧愁思虑伤心脾,惊悸恍惚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八

正体类要》卷下: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归脾汤加柴胡、山栀。

功能主治妇人血虚,心脾郁结,经闭发热,产门不闭,及乳岩初起;脾经血虚发热;因肝脾二脏郁怒,气血亏损者,伴有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

摘录正体类要》卷下

口齿类要》: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归脾汤加柴胡、丹皮、山栀。

功能主治思虑动脾火,元气损伤,体倦发热,饮食不思,失血牙痛,思虑之过,血伤火动,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口齿类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党参3钱,炙黄耆3钱,生晒术3钱,茯神3钱,归身3钱,枣仁2钱,远志2钱,阿胶1钱,焦山栀1钱,丹皮1钱,清炙草5分,广木香5分,龙眼肉5枚。

功能主治补脾养阴。主夹血伤寒后期,出血已止,阴液亏虚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医部全录》卷三九九引《薛氏医案》: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白术(炒)1钱,人参1钱,茯苓1钱,柴胡5分,川芎5分,山栀(炒)5分,芍药(炒)5分,甘草(炒)5分,熟地黄8两,当归8两。

功能主治内消乳岩。主妇人乳岩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九九引《薛氏医案

疫疹一得》卷下: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半(炒),白术1钱(炒),茯神3钱,枣仁2钱(炒),远志1钱半(炒),甘草5分,当归1钱半,麻黄根2钱,牡蛎3钱,红枣3枚,浮麦3钱。

功能主治自汗,盗汗。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盘珠集》卷上: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白术(炒)、茯神(去皮木)、当归(去尾)、枣仁(去壳,炒)、莲肉(去心)、黄耆(蜜炙)、远志木香

功能主治子肿,血少气滞者。

用法用量远志辛散而上升,不宜多用,四五分足矣。

摘录《盘珠集》卷上

《一盘珠》卷五: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白术、枣仁、志肉、茯神甘草、川郁金香附木香牛膝

功能主治脱疽脾虚,兼郁火下注,饮食减少。

摘录《一盘珠》卷五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2钱,黄耆2钱,白术(蜜炙)2钱,茯苓2钱,枣仁2钱,远志(制)1钱,当归1钱,柴胡8分,山栀仁8分,枳壳(麸炒)8分,木香(不见火)5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子悬。妊娠4-5月,因脾郁而致胎气不和,逆上心胸,胀满疼痛不安者。

用法用量龙眼肉7枚,水2钟,煎7分,空腹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金鉴》卷四十九: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归脾汤加伏龙肝

功能主治妇人心、脾伤损,每交接辄出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九

保婴撮要》卷三: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茯神(去木)1钱,甘草1钱,白术(炒)1钱,木香5分,远志(去心)1钱,酸枣仁1钱,龙眼肉1钱,当归1钱,牡丹皮1钱,山栀(炒)1钱。

功能主治乳母忧思伤脾,以致小儿血虚发热,腹痛发抽,怔忡失眠,自汗盗汗,口舌生疮;及妊娠吐衄;因乳母郁怒积热,婴儿腹痛发搐者;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之证,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口疮不敛。

用法用量水煎服。婴儿为患者,令子母俱服之。

临床应用1.内钓:一小儿因乳母怀抱郁结,腹痛发搐,久而不愈,用加味归脾汤加漏芦,母子并服渐愈。

2.胁痈:一小儿4岁,胁间漫肿1块,甚痛,色如故,服流气败毒等药,加寒热作呕,食少作泻,此禀肝脾气滞之症,元气复伤而甚耳。乃择乳母气血壮盛者,与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服之,儿饮其乳半载而消。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金鉴》卷四十九:加味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

处方归脾汤加辰砂、琥珀末。

功能主治妇人七情内伤,心脾亏损,神无所护,致夜梦鬼交,独笑独悲。

用法用量上将归脾汤水煎,调辰砂、斛珀末服之。

摘录《金鉴》卷四十九

猜你喜欢

  • 白药

    药方名称白药处方黄柏1钱半,黄芩1钱半,当归1钱半,赤芍药1钱半,黄耆1钱半,牡丹皮1钱半,生地黄1钱半,木鳖子仁1钱半,黄连1钱半,地骨皮1钱半,桑白皮1钱半,甘草1钱半,白芷1钱,马蓼稍叶(生者)

  • 羚羊羌活汤

    药方名称羚羊羌活汤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羌活1两半(去芦头),黄芩1两半(去黑心),人参1两半,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泽泻1两半,山茱萸1两半,秦艽1两半(去苗土),决明子1两半(微炒),车前子1

  • 补血当归汤

    药方名称补血当归汤处方当归5钱,菊花5钱,川芎2钱,白术2钱,细辛2钱,茺蔚子2钱,白芍2钱,羌活2钱,薄荷2钱,大黄2钱,甘草3钱,车前3钱,防风2钱半,白蒺藜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行经,去

  • 温脑散

    药方名称温脑散处方川芎60克天麻川乌(炮,去皮、尖,碎锉,炒黄)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茶调下,薄荷茶尤佳。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 益脾散

    药方名称益脾散处方陈皮30克(去白)青皮(去瓤)15克诃子肉15克甘草(锉,炒)15克丁香6克 干山药60克功能主治理气温中,健脾止泻,治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

  • 款气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款气汤药方名称款气汤处方牵牛子(炒熟)1两,马兜铃1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心腹气胀,喘粗不下食。小儿疳气食积。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

  • 加味羚羊角散

    《胎产秘书》卷上:加味羚羊角散药方名称加味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1钱,当归1钱,防风1钱,独活1钱,茯苓1钱,枣仁1钱,五加皮1钱,米仁5分,杏仁8分,甘草3分,木香3分,葱白5寸,生姜5片。功能主治妊娠

  • 榆砂汤

    药方名称榆砂汤处方地榆12克砂仁7枚 生甘草4.5克 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健脾和中。治结阴便血不止,渐而极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东封丹

    药方名称东封丹处方皂角击、燕巢泥、千步土(即门限下土)、秽桶下土。功能主治风火喉,痛而微痒,色鲜红,有表证者。用法用量葱白捣汁,和烧酒调各药,敷喉外肿处。摘录《喉科种福》卷四

  • 黄帝石室紫药神丸

    药方名称黄帝石室紫药神丸处方丹砂9分(别研),大黄6分,桂心4分,半夏(洗)4分,牛黄5分,黄连5分,云母7分,雄黄2分,特生礜石12分(炼)。制法上为末,更入巴豆2分(去心,炒),雷丸3分,珍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