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磁朱丸

加味磁朱丸

《衷中参西》上册:加味磁朱丸

药方名称加味磁朱丸

处方磁石2两(能吸铁者,研极细水飞出,切忌火煅),赭石2两,清半夏2两,朱砂1两。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再加酒曲半斤,轧细过罗,可得细曲4两,炒熟2两,与生者2两,共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痫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铁锈水煎汤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方中磁石中含铁质,且能吸铁,故能伏藏电气,即兼能伏藏与电气同类之相火也。又相火之发动,恒因君火之潜通,有朱砂之宁静心火,则相火愈不妄动矣。又电气入土则不能发声,故喻嘉言谓,伏制阴分之火,当以培养脾土为主。盖以土能制电,即能制水中之火,有神曲以温补脾胃,则相火愈深潜藏矣,加赭石半夏者,诚以痫风之证,莫不气机上逆,痰涎上涌,二药并用,既善理痰,又善镇气降气也。送以铁锈汤者,以相火生于命门,寄于肝胆,相火之暴动实于肝胆有关。此肝胆为木脏,即为风脏,内风之煽动,亦莫不于肝胆发轫;铁锈乃金之余气,故取金能制木之理,镇肝胆以熄内风;又取铁能引电之理,借其重坠之性,以引相火下行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得效》卷十六:加味磁朱丸

药方名称加味磁朱丸

处方神曲4两,辰砂1两,磁石2两(煅,醋淬7次)。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眼力。主脾胃有痰饮,渍侵于肝,久则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米饮服,日3次。

各家论述丹砂之畏磁石、犹火之畏水,今合用之,砂法火人心,磁法水入肾,心肾各得其养,则目自然明;神曲倍于二味,用以健脾胃,消痰饮,极有方效。

摘录《得效》卷十六

猜你喜欢

  • 防风泻白散

    药方名称防风泻白散处方防风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制法上药为粗散。功能主治主哮喘,外感表邪,发热,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琥珀调经丸

    《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琥珀调经丸药方名称琥珀调经丸处方香附子500克(250克用童便浸,250克用好醋浸,各浸七日)好艾(摘去枝、梗)120克(加入香附子内搅匀,再加好醋1升,入砂锅内煮干为度,日中晒

  • 参附渗湿汤

    药方名称参附渗湿汤别名渗湿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炮)、干姜(炮)、桂枝、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坐卧湿地,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肤腠不密,易冒风湿,身体

  • 赤苍散

    药方名称赤苍散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即《准绳·幼科》卷七“赤苍饮”

  • 消风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丸药方名称消风丸处方草乌头(半斤.用香油四两.炒令黄色)麻黄(半两.去节根.先煎掠去沫.焙干)白芷(半两)附子(炮制.去皮脐.半两)防风(去叉.一两) 白茯苓(去

  • 防己膏

    药方名称防己膏处方汉防己(去皮)半斤,茵芋5两。制法用酒5升,浸药一宿,取猪脂肪1斤,文武火熬三上三下成膏,摊在纸花上。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四肢筋脉挛急,身体麻痹。用法用量贴病人患处,以热手不住摩膏上。

  • 四柴胡饮

    药方名称四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 炙甘草3克生姜3~7片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功能主治扶正解表。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用法用量用水

  • 水精丹

    药方名称水精丹别名水晶丹(《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三)。处方天南星3克滑石6克水银粉15克芜荑仁100片巴豆50粒制法先研巴豆,次研芜荑及众药,烂饭丸,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夹食伤寒,虫积,食积。用法用量每

  • 冬青散

    药方名称冬青散处方冬青皮(阴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驴马涎汗入疮。用法用量挑开疮口敷之。少顷即退。摘录《百一》卷十六

  • 点眼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黄连煎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马牙消1分,蜜半匙。制法取大梨两枚,剜作坑子,留蒂作盖子,用绵裹诸药末,纳和梨中,以盖子覆之,冬月一伏时,夏月从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