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补益养血汤

加味补益养血汤

刘惠民方:加味补益养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益养血汤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山药31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5克,狗脊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5克,当归15克,丹参18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心和血,补肾。主心脾两虚,肾气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惠民方

方出《刘惠民医案》,名见《千家妙方》卷上:加味补益养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益养血汤

处方黄耆15g,党参15g,山药31g,白术15g,茯苓12g,砂仁12g,远志12g,柏子仁15g,炒酸枣仁25g,狗脊(去毛)15g,枸杞子12g,菟丝子25g,当归15g,丹参18g。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和血,补肾。主白细胞减少症。

用法用量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

临床应用白细胞减少症尹某,女,42岁。于1975年1月28日初诊。患者一年前感到头昏,疲惫,两腿沉重,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半年前发现白血球减少,为3000/mm3,最低时仅为1000/mm3,服用各种升白细胞药无效,伴肢体麻木,失眠多梦,面色暗黄乏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投以加味补益养血汤,服药10余剂后,症状逐渐减轻,白细胞已升至6500-7500/mm3。稳定在5000/mm3以上,恢复工作。

摘录方出《刘惠民医案》,名见《千家妙方》卷上

猜你喜欢

  • 固真丹

    《魏氏家藏方》卷二:固真丹药方名称固真丹处方韭子120克 舶上茴香(炒)补臀脂(炒)益智子鹿角霜各60克 白龙骨90克(煅,别研细如粉)制法上药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30克,同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擦牙通关散

    药方名称擦牙通关散处方南星2钱,麝香1字,牙皂2挺(烧存性),赤脚蜈蚣1条,僵蚕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搐搦,关窍不通,痰塞中脘,留滞百节。用法用量姜汁蘸药少许擦牙,或调服2-3点,涎自出。摘录《

  • 淋渫莽草汤

    药方名称淋渫莽草汤处方莽草5两,榆白皮5两,甘草5两(生用),玄参5两,苦参5两,郁金5两,羌活5两,独活5两,五加皮5两,防风5两(去芦头),枳壳5两,细辛5两。制法上锉细,分为10贴。功能主治脚上

  • 产后理血丹

    药方名称产后理血丹处方附子半两,丹皮1两,干漆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好醋5两,大黄末1两,同熬成膏,和药为小丸。功能主治逐瘀血,生新血,消积止痛。主妇女产后恶露不行,胞衣不下,少腹胀痛,恶血上冲,晕迷

  • 乌头汤

    药方名称乌头汤处方麻黄芍药黄耆甘草各9克(炙)川乌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制法上五味,哎咀四味。功能主治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

  • 大黄膏丸

    药方名称大黄膏丸处方川大黄不以多少。制法醋煮熬成膏子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头目后生瘰疬结核,久不治,为疮疖。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食后煎皂子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医林

  • 寒托里散

    药方名称寒托里散处方黄栝楼3个(去皮取瓤子,炒),忍冬3两(即左缠藤),乳香1两,苏木2两,没药1两半,甘草节(炙)半两(红纹者)。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止痛消肿,初发服之则消散,已成则易溃,既溃则生

  • 龙眼肉粥

    药方名称龙眼肉粥处方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2两。功能主治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主心血不足之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贫血,脾虚腹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用法用量一同煮粥,如爱

  • 清热解毒消炎

    药方名称清热解毒消炎处方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食油亦可)30克。制法将香油用锅勺盛之置火上,烧沸,即将苦参放入待其焦黄即捞出,再将冰片放入搅匀,待凉备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主风火湿热或污水灌

  • 五子丸

    药方名称五子丸处方菟丝子(酒蒸)家韭子(炒)益智子仁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用法用量每服70丸,糯米饮或盐汤送下。摘录《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