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枣汤

十枣汤

药方名称十枣汤

处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制法上药各别捣为散。

功能主治攻逐水饮。治悬饮或支饮,停于胸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梗,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肿腹胀,二便不利,属于实证者。现用于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强人每服1克,羸人0.5克。用水300毫升,先煮肥大枣10枚,取240毫升,去滓,纳人药末,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0.5克,得快下利后,可进米粥,护养胃气。

注意体虚及孕妇忌用。

备注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俯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三药合用,逐水之力甚强。然三药皆有毒性,故又用大枣益气护胃,缓和诸药之毒,减少药后反应。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化毒排脓内托散

    药方名称化毒排脓内托散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诸般疮肿。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5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三

  • 苦参子膏

    药方名称苦参子膏处方苦参子仁90g(研细),凡士林210g。制法上调匀成膏。功能主治轻度腐蚀。主肉疙瘩。用法用量按病变大小,敷贴患处。摘录《中医外科学》

  • 赤小豆散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药方名称赤小豆散处方赤小豆1合(炒熟),白蔹1两,露蜂房1两(烧灰),蛇皮2尺(烧灰)。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鼠瘘及出脓水,项强头疼,四肢寒热;蚍蜉瘘;小儿一切瘘。用法用量每

  • 黄耆防风汤

    《医林改错》卷下: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风汤处方黄耆4两(生),防风1钱。功能主治脱肛,不论10年8年。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摘录《医林改错》卷下《医说》卷一引许胤宗方: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

  • 快肌膏

    药方名称快肌膏处方生大黄(晒燥,为末)1两,败草散5钱。功能主治痘值炎天,脓浆燥实,遍体如霞,烦热如火,身无安放者。用法用量上调入猪胆汁。以鹅翎轻轻间拭之。注意涂药宜薄不宜厚,不可通身涂满。摘录《救偏

  • 木香大安丸

    药方名称木香大安丸处方木香6克连翘5克黄连9克陈皮9克白术9克枳实5克山楂5克 炒神曲5克 炒麦芽5克砂仁5克 炒莱菔子5克制法为末,神曲煮糊为丸。功能主治消食导滞。治小儿食滞,头温腹热,大便酸臭,嗳

  • 结杀膏

    药方名称结杀膏处方结杀(香木,产西方诸国,花极馨香,熬之成膏)、胡桃仁、香油。制法和涂。功能主治头风白屑。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胡芦巴饮

    药方名称胡芦巴饮处方胡芦巴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舶上茴香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木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沉香3分。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肾脏气冷,腹痛呕逆,腹胁胀满,

  • 金色泻黄饮

    药方名称金色泻黄饮处方白芷3钱,升麻2钱,枳壳(炒)2钱,黄芩(炒)2钱,防风(去芦)2钱,半夏2钱,石斛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脾经风热,口唇燥裂。用法用量分作2帖。每贴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摘

  • 立消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立消汤药方名称立消汤处方银花15~31克当归9克蒲公英9~15克 元参9克 苡仁12克茯苓12克功能主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洞天奥旨》卷十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