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麻黄丸

药方名称半夏麻黄丸

处方半夏麻黄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通阳化饮。主水饮内停,心阳被遏,心下悸动者。

用法用量饮服3丸,日三服。

备注方中麻黄通太阳以泄水气;半夏蠲饮消水。二味相配,共奏通阳化饮之功,阳通饮化,则心悸自己。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半夏麻黄丸

药方名称半夏麻黄丸

处方半夏麻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心下悸。

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1.《伤寒补正》:《伤寒论》心下悸用桂枝以宣心阳、用茯芩以利水邪,此用半夏麻黄非故歧而二之也。盖水气凌心则心下悸,用桂枝者,助心中之火以敌水也;用麻黄者,通太阳之气以泄水也。彼用茯苓,是从脾利水以渗入膀肤,此用半夏,是从胃降水以抑其冲气,冲降则水随而降,方意各别。

2.《伤寒论注》:徐彬曰,阴邪者,痰饮也,故以半夏主之,而合麻黄,老痰非麻黄不去也。

临床应用心悸:余治顾男,58岁,入冬以来,自觉心窝部跳动,曾作心电图无异常,平时除有老慢支及血压略偏低外,无他病,脉滑苔白,予以姜半夏、生麻黄各30g,研末和匀,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2丸,服后心下悸即痊愈。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防风丹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仁存方》:防风丹药方名称防风丹处方全蝎、白附子。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神困不睡。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麝香、荆芥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仁存方》

  • 射干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射干散药方名称射干散处方射干30克赤芍药30克 川升麻6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 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

  • 荔枝汤

    药方名称荔枝汤处方乌梅肉2两,甘草2两,百药煎1两,白芷半两,白檀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用法用量汤点服。摘录《元戎》

  • 补中参附汤

    药方名称补中参附汤处方黄耆6钱,白术6钱,广皮2钱,升麻2钱,柴胡2钱,泡参2两,秦归2钱,炙甘草2钱,肉桂1钱,附片3钱。功能主治补正。主瘀积日久,正虚邪实,身体羸弱,饮食不思,头晕目眩,神疲懒言,

  • 消炎化毒汤

    药方名称消炎化毒汤处方黄连1.8克黄芩3克大黄12克 银花6克甘草1.5克 花粉6克木通3克青皮3克当归4.5克赤芍3克 淡竹叶20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火盛下利,昼夜不休,口渴,腹痛,时有

  • 加味参附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正气散处方人参2钱半,木香2钱半,白豆蔻2钱半,川芎半两,干姜半两,甘草半两,藿香半两,茯苓半两,黄耆半两,当归(去尾)半两,丁香半两,桂心半两,陈皮半两,白芷半两,缩砂仁半两,青皮(

  • 木香分气汤

    药方名称木香分气汤处方木香猪苓泽泻赤苓半夏枳壳槟榔灯心草苏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气滞湿停,中满腹急,胸膈胁肋闷胀,小便臭浊,四肢肿胀。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入麝香少许服。摘录

  • 火毒加味四物汤

    药方名称火毒加味四物汤处方生地、川芎、白芍、当归、柴胡、黄芩、葛根、红花、牛蒡、连翘。功能主治疹既出时,其色紫红,干燥晦暗,乃火盛也。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 加减吴茱萸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加减吴茱萸汤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处方防风(去芦、叉)干姜(炮)当归(去芦,酒浸,炒)牡丹皮桂心(不见火)茯苓(去皮)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半夏(汤洗七次)桔梗(炒)细辛(去

  • 八味清心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清心沉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清心沉香散处方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 紫檀香90g红花90g 肉豆蔻60g天竺黄60g 北沙参6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