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黄丸

半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

药方名称半黄丸

处方黄芩45克 南星 半复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治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冷时,其脉洪滑者。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30~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

药方名称半黄丸

处方黄芩1两半,南星1两,半夏1两。

制法姜汁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热痰嗽。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满,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时冷,其脉洪滑者。

用法用量姜汤下30-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猜你喜欢

  • 淋洗当归汤

    药方名称淋洗当归汤别名当归汤处方当归1两,甘草1两,赤芍药1两,葛根1两,细辛1两,黄柏1两,麻黄1两(去根节),苦参1两,白芷1两,肉桂1两,汉椒1两,防风1两(去芦头)。制法上用水洗,锉细,焙干,

  • 连翘升麻汤

    《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连翘升麻汤药方名称连翘升麻汤处方升麻、葛根、芍药、连翘、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一发便密如针头,形势重者。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1盏,温

  • 温胃化痰丸

    药方名称温胃化痰丸处方半夏90克橘皮(去白)干姜(炮)白术各60克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胃化痰。治寒饮停留脾胃,胸膈不快,痰涎不尽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温生姜汤送下,

  • 硇砂散

    药方名称硇砂散处方硇砂3克 轻扮1克冰片0.2克雄黄1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鼻中息肉,初如榴子,渐大下垂,名为鼻痔。用法用量用草桔咬毛,蘸药勤点痔上,日用五至六次。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萝卜牙皂散

    药方名称萝卜牙皂散处方萝卜子4两(用巴豆16粒同炒),牙皂1两5钱(煨,去弦),沉香5钱,枳壳4两(火酒煮,切片,炒),大黄1两(酒焙),琥珀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臌。用法用量每服1钱,随病轻重

  • 甘草涂敷方

    药方名称甘草涂敷方处方甘草(半生半熟)半两,矾石灰半两,人中白半两,密陀僧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反花疮。用法用量入童子小便半盏,以微灰火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葶苈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葶苈散药方名称葶苈散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紫苏茎30克 陈橘皮30克

  • 兑疽膏

    药方名称兑疽膏处方当归2两,芎?2两,白芷2两,松脂2两,乌头2两,巴豆30枚(去皮),猪脂3升。制法上切,纳膏中微火煎3沸,纳松脂耗令相得。功能主治蚀恶肉,生好肉。主痈疽。用法用量以绵布绞去滓,以膏

  • 三消散

    药方名称三消散处方朴消焰消大黄桅子(炒黑色)寒水石南星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痈疡诸疮,赤肿焮痛者。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汁调涂贴;或用芙蓉叶汁调敷亦可。摘录《医学正传》卷六三引《疮疡集》

  • 千金大养脾圆

    药方名称千金大养脾圆处方枳壳、神僸、陈皮(去白)、麦蘖(炒)、茴香、白姜(炮)、缩砂(去皮)、肉豆蔻、三棱(炮)、茯苓(去皮)、良姜、薏苡仁、益智(去壳)、胡椒、木香、白扁豆(炒)、丁香、白术、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