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术调中汤

参术调中汤

卫生宝鉴》卷五:参术调中汤

药方名称参术调中汤

处方人参5钱,黄耆5钱,当归身3钱,厚朴(姜制)3钱,益智仁3钱,草豆蔻3钱,木香3钱,白术3钱,甘草(炙)3钱,神曲(炒)3钱,麦糵面3钱,橘皮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内伤自利,脐腹痛,肢体倦,不喜食,食即呕,嗜卧懒言,足胻冷,头目昏。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内外伤辨》卷中:参术调中汤

药方名称参术调中汤

处方白术5分,黄耆4分,桑白皮3分,甘草(炙)3分,人参3分,麦门冬(去心)2分,青皮(去白)2分,陈皮(去白)2分,地骨皮2分,白茯苓2分,五味子20个。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主暑伤胃气。痞闷满膨,不思饮食,喘嗽蒸热。皆中气有亏所致。脾胃虚弱,遇6-7月霖雨,身重短气,骨乏无力。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早饭后大温服。

注意忌多语言劳役。

各家论述1.《内外伤辨》:《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以黄耆甘温,泻热补气;桑白皮苦微寒,泻肺火定喘,故以为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气,止咳嗽。脾胃不足,以甘补之,故用白术人参、炙甘草,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热;茯苓甘平降肺火;麦门冬甘微寒,保肺气为佐。青皮陈皮去白,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

2.《杏苑》: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草、黄耆补中益气为君;桑白皮麦冬、五味清肺金止喘嗽为臣;青皮陈皮行滞气消痞闷为佐;地骨皮解蒸为使。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猜你喜欢

  • 芦姜汤

    药方名称芦姜汤处方神曲3钱,半夏2钱,茯苓3钱,芦根汁1碗,生姜汁1合。功能主治爱食河鲀,以致血毒中人,舌麻心闷,重者腹胀而气难舒,口开而声不出。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安。摘录《辨证录》卷十

  • 仙灵酒

    药方名称仙灵酒处方仙灵脾120g菟丝子60g 破故纸60g金樱子500g 小茴香30g巴戟天30g川芎30g牛膝30g当归60g肉桂30g沉香15g杜仲30g 白酒10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打

  • 金水两资汤

    药方名称金水两资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麦冬1两,北五味2钱,人参1两,白芍1两。功能主治金水两资,补肺补肾,平肝生血。主燥热之极,己生膹郁之证,两胁胀满,不可左右卧,而又不能起床。用法用量水煎服

  • 固齿刷牙散

    药方名称固齿刷牙散处方青盐2两,川椒2两,旱莲草2两,枯白矾1两,白盐4两。制法上以旱莲草、川椒水煎去滓,得汁1茶钟,拌盐、矾内,炒干,研极细面。功能主治肝肾阴虚,头发早白及牙齿松动。用法用量擦牙漱口

  • 柴胡双解饮

    药方名称柴胡双解饮别名柴胡双解散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人参、陈皮、芍药。功能主治足少阳胆经受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用法用量柴胡双解散(《赤水玄珠》卷十八)。小便不利,加茯苓;呕,

  • 二益双补膏

    药方名称二益双补膏处方甘松(去土,净)2钱,藁本(去土梗,净)2钱,吴茱萸2钱,三柰子(面裹烧)2钱,零陵香2钱,白芷2钱,母丁香2钱,官桂2钱,赤石脂2钱,藿香叶2钱,檀香2钱,麝香2钱,明白矾(炼

  • 固胎丸

    《叶氏女科》卷二:固胎丸药方名称固胎丸处方人参、黄耆(蜜炙)、茯苓、白术(蜜炙)、杜仲(盐水炒)、川续断、山萸肉、白芍、丹参、川芎、山药、当归、生地黄、香附(制)、砂仁、薄荷。功能主治气血不充之滑胎,

  • 补水益元汤

    药方名称补水益元汤处方熟地4钱,生地2钱,麦冬2钱,当归2钱,白芍1钱,甘草1钱,五味20粒,大枣3枚。功能主治房劳伤肾之阴虚证。用法用量若怔忡恍惚,夜卧不安,加枣仁3钱,茯神1钱;若元阴虚甚,加熟地

  • 黑膏汤

    药方名称黑膏汤处方生地1两,淡豆豉3钱(盐水炒),河柳3钱(砂糖炒)。功能主治伤温鼻衄,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温邪内发,营阴暗伤,故鼻衄不止,天癸适来适断焉。淡豆豉发少阴之汗;河柳

  • 黑布膏

    药方名称黑布膏处方黑醋半斤,五倍子末2两8钱,蜈蚣1条,蜂蜜6钱。功能主治收敛,止痒,止痛。主用法用量先将损害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范围内,每日换1次。摘录《中医外科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