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变阳汤

变阳汤

辨证录》卷十三:变阳汤

药方名称变阳汤

处方人参黄耆2两,金银花半斤(煎,汤代之),附子1钱,荆芥(炒黑)3钱,柴胡2钱,白芍1两,天花粉5钱,生甘草5钱。

功能主治背痈。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如山重,悠悠发红晕,如盘之大。此阴痈初起之形象。

用法用量井花水煎汁2碗服,滓再煎。服后阴必变阳作痛。再1剂,而痛亦消;再1剂,全愈。

各家论述阳毒可用攻毒之剂,而阴毒须用补正之味。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幽阴之毒不敢入心肺之间;而金银花性补,善解阴毒,得参、耆而其功益大;然非得附子则不能直入防毒之中,而又出于阴毒之外,毒深者害深,又益之生甘草以解其毒;然毒结于背者,气血之壅也,壅极者,郁之极也,故加柴胡荆芥白芍天花粉之类消痰通滞,开郁引经,自然气宣而血活,痰散而毒消矣。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青囊秘诀》卷上:变阳汤

药方名称变阳汤

处方黄耆3两,当归2两,山药2两,肉桂5钱,半夏3钱,人参1两,茯苓1两,锦地罗5钱。

功能主治阴毒不起,背痈溃烂,洞见肺腑,疮口黑陷,身不能卧,口渴思饮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青囊秘诀》卷上

猜你喜欢

  • 六丁神散

    药方名称六丁神散处方苦丁香6枚(或称5分重),白丁香1钱,苦参末5分,赤小豆1钱,磨刀泥(青石者加。一名龙泉粉)1钱,大斑蝥7个(去头足,炒),白僵蚕(去丝嘴,炒)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用

  • 加味健步虎潜丸

    《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加味健步虎潜丸药方名称加味健步虎潜丸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丸次)川牛膝(酒洗,炒干)杜仲(姜汁炒断丝)锁阳当归(酒洗,炒

  • 参耆地黄汤

    药方名称参耆地黄汤别名三民地黄汤处方人参、黄耆、茯苓、熟地、山药、丹皮、山萸、生姜、大枣。功能主治肠痈。气血大亏,溃后疼痛反增,淋漓不已。用法用量三民地黄汤(《嵩崖尊生》卷七)。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 安胎独圣散

    药方名称安胎独圣散处方砂仁(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出痘动胎。用法用量每服5分,酒调下。各家论述《医方考》:缩砂辛温,利而不滞,故可以利气,可以安胎。摘录《痘疹金镜录》卷四

  • 黄连地黄汤

    药方名称黄连地黄汤处方黄连(去须)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去梗)川当归人参(去芦)干葛 白茯苓(去皮)麦门冬(去心)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治阴虚火旺之消渴。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1片

  • 天竺黄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竺黄丸药方名称天竺黄丸处方天竺黄(一两)朱砂(研.水飞过.一两) 子芩(一两)犀角屑(半两)石膏(二两.研.水飞过)甘草(炙.半两)甘菊花(三分)防风(三分)苦参(

  • 小儿化食丸

    药方名称小儿化食丸处方六神曲(炒焦)100g山楂(炒焦)100g麦芽(炒焦)100g槟榔(炒焦)100g莪术(醋制)50g三棱(制)50g牵牛子(炒焦)200g大黄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 沉香降气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沉香降气丸药方名称沉香降气丸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缩砂仁1两,白豆蔻(仁)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广术(煨)1两,枳实(麸炒)1两,萝卜子1两(另末),黑牵牛2

  • 四苓汤

    药方名称四苓汤处方茯苓白术(土炒)猪苓泽泻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治水泻,小便不利。用法用量用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 柴葛二妙汤

    《医学传灯》卷下:柴葛二妙汤药方名称柴葛二妙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赤芍、干葛、苍术、黄柏、厚朴、山楂、木瓜、槟榔。功能主治脚气,腿足肿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医学传灯》卷下:柴葛二妙汤药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