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回阳返本汤

回阳返本汤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附子干姜人参麦冬五味子甘草腊茶

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阴盛格阳,烦躁。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200毫升煎服,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面赤戴阳者,加葱白7茎、黄连少许。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古今医鉴》卷七: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干姜3克(炒)丁香2.4克甘草3克陈皮3克半夏(制)3克 大附子(制)3克茯苓2.4克神曲(炒)1.8克白豆蔻2.4克沉香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急阴证,手足冷,指甲青,小腹疼痛,外肾挛缩。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枚,盐少许,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鲁府禁方》卷一: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附子干姜人参肉桂麦门冬、五味、茯苓甘草、童便。

功能主治阴极发燥,微渴面赤,欲于泥水井中坐卧者,脉沉迟无力或脉伏。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临服入蜜2匙,顿服之。服热而燥不止者,宜再服,燥自定矣。

无脉者,加猪胆汁1匙;面赤者,加葱7茎;呕者,加姜汁炒半夏

注意不可服凉药。若误认为热症,而用凉药,死不可复生矣。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救偏琐言·备用良方》卷十: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人参黄耆鹿茸(酒炙,锉片,用酒蒸膏配药)、当归川芎肉桂甘草山楂、熟附、大枣2枚。

功能主治痘,气血虚剧,皮薄浆清,锡皮灰白,虚惕寒战。

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卷十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

药方名称回阳返本汤

处方附子干姜甘草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腊茶、陈皮

功能主治阴盛格阳,阴极发燥,面赤腹痛,吐泻不渴,畏寒肢冷,欲坐卧于水井中,脉来无力,或脉全无欲绝。

用法用量面戴阳者,下虚,加葱7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1钟煎之,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猜你喜欢

  • 复方黄连素片

    药方名称复方黄连素片处方盐酸小檗碱30g木香116g吴茱萸40g白芍162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微辛。炮制上四味,木香80g与吴茱萸粉碎成细粉,过筛,未通过筛的粗粉与白芍及

  • 延年断汗汤

    药方名称延年断汗汤处方黄耆(蜜炙)人宰(去芦)白茯苓(去皮)芍药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牡蛎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自汗。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乌梅各1枚

  • 苓桂阿胶汤

    药方名称苓桂阿胶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甘草2钱,桂枝3钱,阿胶3钱。功能主治水胀。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小便不清,加西瓜浆;热,加栀子;中虚,加人参;寒,加干姜。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肉末米粥

    药方名称肉末米粥处方瘦狸肉末50克粳米(或小米)50克制法将肉末与粳米(或小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适用于婴儿麻疹恢复期,为保证身体对热量、营养的需要。用法用量每日分3次服。摘录《民间方》

  • 沉香煮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沉香煮散药方名称沉香煮散处方沉香(锉)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楝实(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制法上为散

  • 黄连汁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黄连汁药方名称黄连汁处方黄连(去须)2两,蒺藜苗2握。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鼻塞多年,清水出不止。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升,取1合,灌鼻中。不过再灌,大嚏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

  • 安神益志汤

    药方名称安神益志汤处方柴胡、人参、麦门冬、知母、五味子、竹茹、茯苓、远志、生地黄、当归、甘草、黄连(姜炒)。功能主治伤寒虚烦,心悸微热,四肢无力体倦;又治伤寒6-7日,别无刑g症候,昏沉不知人事,六脉

  • 黄连解毒合甘桔汤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合甘桔汤处方酒芩、酒连、酒栀子、石膏、桔梗、甘草、薄荷叶、连翘、荆芥穗、牛蒡子(炒)。功能主治痘未出而热不止,昼夜烦躁,口舌生疮,唇裂咽痛者,此毒内熏,其热甚急。用法用量水煎,和竹沥饮

  • 柴胡通塞汤

    《千金》卷二十:柴胡通塞汤药方名称柴胡通塞汤处方柴胡3两,黄芩3两,橘皮3两,泽泻3两,羚羊角3两,生地黄1升,香豉1升(别盛),栀子4两,石膏6两,芒消2两。功能主治下焦热,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上(

  • 车前子粥

    药方名称车前子粥处方车前子1~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车前子用布包好后煎汁。再将粳米入车前子煎汁中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适用于老人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尿道炎、膀胱炎等。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