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仙散

地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去木.二两)防风(去芦.一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伏暑,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卫生宝鉴》卷五: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液。主心脏积热口干,或烦渴,颊赤,舌涩,及汗后余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青蒿5-7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无青蒿,用竹叶5-7片。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得效》卷九: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1两,甘草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生津液而清肺火。主骨蒸肌热,一切虚劳烦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九

《本事》卷四: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洗,去心)1两,防风(去钗股)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主骨蒸肌热。伤寒、伏暑后烦热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竹叶7片,煎至7分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地骨皮气味苦甘寒,入手太阴、足厥阴,能治有汗之骨蒸;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此治骨蒸内热,阴虚烦躁,津液欲伤者,再以生姜之辛温而散,竹叶之辛凉而清,使内外和平,则病魔焉有不去者乎。

摘录《本事》卷四

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地仙散

药方名称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2钱半,鸡苏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骨蒸肌热,一切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淡竹叶3-5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

猜你喜欢

  • 防风苍术汤

    《杏苑》卷四:防风苍术汤药方名称防风苍术汤处方麻黄8分,防风1钱,苍术2钱,白术3钱。功能主治散风邪,健脾疏壅。主风壅肝木,损伤脾土,不能输布水湿,飧泄身热,脉弦腰重,微汗头疼。用法用量水煎熟,热服。

  • 川大黄丸

    《圣惠》卷二十七:川大黄丸药方名称川大黄丸处方川大黄(锉,微炒)3分,黄芩3分,黄连(去须)3分,当归3分,赤茯苓3分,黄耆(锉)3分,生干地黄3分,赤芍药3分,柴胡(去苗)3分,栀子仁半两。制法上为

  • 养神丸

    药方名称养神丸处方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菖蒲 熟干地黄(焙)山芋人参茯神(去木)各30克甘草(炙)15克白术22克制法上药九味,捣罗为末,炼蜜和,直捣三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气不定

  • 矾蜡丸

    药方名称矾蜡丸处方黄丹(水飞)1两,枯矾1两,白蜡1两。制法铜勺溶蜡,入丹、矾末调匀,乘热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久泻。用法用量每服2丸,开水送下。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 甲香散

    药方名称甲香散别名犀角散处方甲香1两,犀角屑1两,射干1两,木香1两,熏陆香1两,丁香1两,黄连1两,川升麻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蛎1两(烧为粉),羚羊角屑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 止痛药

    药方名称止痛药处方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白芷羌括独活杜仲续断各30克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15克木香丁香皮沉香血竭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打扑损伤、折骨出臼,金疮破伤。用法用量老酒调下。摘

  • 黄蓍汤

    药方名称黄蓍汤处方黄蓍、肉桂(去粗皮),各三两,甘草(炙)二两,白芍药六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侾腰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满短气

  • 鬼头顶

    药方名称鬼头顶处方白信5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雄黄5钱,陀僧5钱,生半夏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4日两头疟,哮病。用法用

  • 调血汤

    药方名称调血汤处方当归、白芍、枳壳、陈皮、黄连、大黄、广香、甘草、车前。功能主治痢疾,赤白相杂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八味清毒膏

    药方名称八味清毒膏处方牛黄3分,贝母2钱,天花粉1钱,龙脑1分,白茯苓5分,甘草5分,牛蒡子(炒)2钱,僵蚕3钱。制法上为末,蜜调膏。功能主治三焦热毒,惊悸痰喘。用法用量噙化,金银花汤净口。摘录《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