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骨皮饮

地骨皮饮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地骨皮饮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

处方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知母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后低热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6~9克,加生姜1片、乌梅1个,水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地骨皮饮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

处方地骨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瞿麦穗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山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木通(锉)1两半,人参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盗汗心忪,及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加竹茹少许,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方出《元戎》,名见《金鉴》卷六十二:地骨皮饮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

处方四物汤加丹皮、地骨皮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痈疽溃后,但热不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方出《元戎》,名见《金鉴》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地骨皮饮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

处方地骨皮(洗)2两,麦门冬(去心)2两,酸枣仁(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烦客热,累夜不得睡眠,头痛眼疼迷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地骨皮饮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

处方地骨皮(锉)1两半,土瓜根(锉)1两半,栝楼根(锉)1两半,芦根(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枣7枚(去核)。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不知医必要》卷三:地骨皮饮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

处方生地1钱,沙参8分,丹皮6分,地骨皮1钱5分,党参(去芦)7分,白芍(酒炒)7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小儿发热,昼静夜热。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猜你喜欢

  • 菊花金银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金银花汤处方菊花、金银花、桔梗、麦冬、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咽喉炎,一般3~5剂显效。用法用量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咽喉炎,一般3~5剂显

  • 附桂理中丸

    药方名称附桂理中丸别名桂附理中丸处方附子1两,肉桂5钱,人参1两,白术2两,干姜1两,炙草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饮内停,中焦失运,呕吐食少,腹痛便溏,脉来迟细者。用法用量桂附

  • 六味生脉汤

    药方名称六味生脉汤处方熟地、茯苓、山药、萸肉、丹皮、泽泻、人参、麦冬、五味子。功能主治阴虚眩晕。各家论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六味汤为补肾之圣药;复以生脉散得金水相生之妙用也。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md

  • 集香宝屑

    药方名称集香宝屑处方白豆蔻、缩砂仁、白茯苓、甘草、橘皮、香附子各等分。制法细锉和匀,入盐少许。功能主治胃口有痰恶心者。用法用量时常细嚼。摘录《杏苑》卷四

  • 良姜拈痛散

    《仁斋直指》卷六:良姜拈痛散药方名称良姜拈痛散处方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吴茱萸慢火炒,少顷,次入东畔当日壁土,须无雨处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色)制法上只用良姜为末。功能主治治脾疼。用法用量每

  • 风气膏

    药方名称风气膏处方藤黄4两,白蜡8两,小磨麻油12两。制法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匀,瓷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临用时摊贴。摘录《纲目拾遗》卷七引《王站

  • 碧油五枝膏

    药方名称碧油五枝膏处方桃枝1握,柳枝1握,桑枝1握,槐枝1握,皂角枝1握。制法上锉细,麻油10两,煎至8分,净入。功能主治止痛。主瘰疬发毒,脓血瘀肉。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二引《鲍氏方》

  • 益肾壮骨汤

    药方名称益肾壮骨汤处方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功能主治益肾壮骨舒筋通络。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

  • 伏铁饮

    药方名称伏铁饮处方常山1两,生铁2两。功能主治瘴疟。用法用量用酒2碗,煎取1碗,去铁,用常山,又以甘草2寸,枣子7个,同煎取1盏,去滓,放1夜,来日早晨吃。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吴氏集验方》

  • 金虎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虎丸药方名称金虎丸处方南星、天麻、白附子、乌蛇(酒浸.去皮骨.焙)、附子(去皮脐)、干蝎(去土)、狼毒、白僵蚕,各二两。桂心、槟榔、五灵脂、乌头(去皮脐),各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