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坎离既济丸

坎离既济丸

鲁府禁方》卷二:坎离既济丸

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丸

处方地黄(酒蒸,姜汁浸,焙)120克 生地黄(酒浸)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山茱萸(酒蒸,去核)山药甘枸杞肉苁蓉(酒洗,蒸)黄柏(去皮,酒炒)知母(酒炒)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各60克 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各45克泽泻五味子拣参远志甘草水泡,去心)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损证属肾阴不足,心火亢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黄酒送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饲鹤亭集方》:坎离既济丸

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丸

处方人参4两,生地4两,熟地4两,天冬4两,麦冬4两,萸肉4两,白芍4两,知母3两,川柏3两,肉桂3两,苁蓉3两,枸杞子3两,五味子3两,山药3两,茯苓3两,茯神3两,丹皮3两,泽泻3两,枣仁3两,远志3两,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常服养精神,和血脉,宁神益肾。主五劳七伤,心肾不交,虚火上炎,口燥舌干,骨蒸发热,五心烦躁,虚痰咳嗽,自汗盗汗,夜梦遗精,五淋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回春》卷四:坎离既济丸

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丸

别名坎离丸

处方当归(酒洗)6两,南川芎1两,白芍(酒炒)3两,熟地黄(酒蒸)4两,生地黄(酒洗)4两,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五味子3两,山药2两,山茱萸(酒蒸,去核)4两,牛膝(去芦,酒洗)4两,黄柏(去粗皮)9两(酒炒3两,蜜水炒3两,盐水炒3两),知母(去毛)4两(酒浸2两,盐水浸2两),龟版(去边,酥炙脆,微黄色)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虚火动,劳瘵之疾。

用法用量坎离丸(《类证治裁》卷三)。

注意忌铁器。

摘录《回春》卷四

症因脉治》卷三:坎离既济丸

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丸

处方熟地4两,当归3两,白芍药3两,牡丹皮3两,知母2两,天门冬4两,黄柏2两,麦门冬4两。

制法上为细末,玄武胶、鹿角胶等分为丸。

功能主治肾热痿软,腰骨不举,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足不任地,骨痿不能起床,尺脉大而虚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猜你喜欢

  • 加味薷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薷苓汤处方天花粉2钱,赤茯苓1钱,猪苓7分,泽泻7分,香薷7分,干葛7分,白术5分,黄连5分,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霍乱,身热口渴。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热极,加知母、石膏;泄极,

  • 母丁香膏

    药方名称母丁香膏处方五灵脂30克丁香14个 母丁香7个制法上为细末,以犬胆和丸,如豌豆大,捏扁阴干。功能主治治吐逆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饼子,倒流水下。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 白术厚朴汤

    《鸡峰》卷二:白术厚朴汤药方名称白术厚朴汤处方厚朴3两,橘皮2两,人参2两,茯苓3两,生姜5两。功能主治不能食,腹内冷气。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注意忌桃、李、雀肉、酢物。摘录《鸡峰》卷二《宣明论》卷

  • 蠲痹汤加味

    药方名称蠲痹汤加味处方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 槿皮酒

    药方名称槿皮酒处方白槿皮 南星槟榔各30克 生木鳖樟脑各15克斑蝥30个蟾酥9克制法上药各为粗末,共浸入滴花烧酒500克内,听用。功能主治治癣症。由风邪温热浸袭皮肤,郁久化虫,瘙痒无休,如干癣、湿癣、

  • 一丸春

    药方名称一丸春处方天麻僵蚕天花粉各10克全蝎甘草各6克象皮光乌各9克礞石朱砂狗宝各3克牛黄1.5克麝香1克制法上为末,元米饭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痘疹顶陷不贯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

  • 连茱散

    药方名称连茱散处方川连5钱,吴萸2钱,竹叶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干呕。用法用量每服5分,姜汤调下。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金匮丸

    《女科秘要》卷四:金匮丸药方名称金匮丸处方香附(童便制,酒、醋、盐水各分制)4两,没药6钱,枣皮(焙,去油)4两,当归(童便制)4两,茯苓4两,白术(米泔水浸)4两,白薇(洗,去芦)4两,阿胶(蛤粉炒

  • 鳗鲡鱼煎

    药方名称鳗鲡鱼煎别名鳗鲡鱼散处方鳗鲡鱼(寸切,洗净)3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柴胡(去苗)3分,芎?1两,知母(切,焙)1两,贝母(去心)1两,当归(切,焙)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荆芥

  • 丁香神曲散

    药方名称丁香神曲散处方丁香半两,神曲1两半,肉豆蔻仁1两,干姜1两,良姜1两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寒,脏腑泻食不化,大便兼脓,遇冷而剧,食已多呕;大肠宿食,久下白脓,脏腑刺痛,大便稀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