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健脾丸

大健脾丸

《古今医统》卷二十三:大健脾丸

药方名称大健脾丸

别名百谷丸(《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人参(清河者)60克(饭上蒸)白术(无油者)90克(土炒)枳实30克(饭上蒸)广陈皮60克(米泔洗)青皮30克(米醋炒)白茯苓60克(饭上蒸)半夏曲30克(炒)谷芽48克(炒)山楂肉30克(饭上蒸)川黄连48克(用吴茱萸15克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15克(不见火)白豆蔻仁15克(炒)

制法上药为末,用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滴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除湿热,宽胸隔。主脾胃虚弱,食停气滞,湿热内阻,胸膈痞满,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溏薄或不畅,苔腻微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医统》卷二十三:大健脾丸

药方名称大健脾丸

别名百谷丸

处方人参(清河者)2两(饭上蒸),白术(无油者)3两(土炒),枳实1两(饭上蒸),广陈皮2两(米泔洗),广青皮1两(米醋炒),白茯苓2两(饭上蒸),半夏曲1两(炒),谷芽1两6钱(炒),山楂肉1两(饭上蒸),川黄连1两6钱(用吴茱萸半两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半两(不见火),白蔻仁半两(炒)。

制法上为末,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久服强中益气,百病不生,无精炯炯,长寿之基。理气健脾,和胃祛湿。主小儿脾胃脆弱,饱则易伤者。饮食不节,停湿伤脾,食物不化,体倦神疲。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曲,《墨宝斋集验方》作“神曲”,有当归身,无山楂肉。

摘录《医统》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加味参茯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茯饮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半夏3钱,天花粉3钱,甘草1钱,竹沥2合,附子1片。功能主治痰积上焦,哭笑无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胡桃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胡桃散药方名称胡桃散处方胡桃肉(汤浸,去皮)破故纸(炒)大枣(煮去皮、核)各等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治小肠气。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 合掌散

    《外科全生集》:合掌散药方名称合掌散处方硫黄30克铁锈3克 红砒1.8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以葱汁调和,涂入大碗内,以碗覆于瓦上,燃艾熏药;熏干后敲药碗声与空碗无异为度;将药刮下,再研极细。功能主治治遍

  • 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药方名称黄连阿胶汤处方黄连12克黄芩6克 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功能主治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

  • 跌打丸

    《中国药典》:跌打丸药方名称跌打丸处方三七64g当归32g白芍48g赤芍64g桃仁32g红花48g血竭48g 北刘寄奴32g骨碎补(烫)32g续断320g苏木48g牡丹皮32g乳香(制)48g没药(制

  • 茴香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茴香汤药方名称茴香汤处方茴香(去土.炒)六斤,川楝子(洗.炒)、陈皮,各二斤;甘草(炒)七斤,盐(炒)一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疗元脏气虚冷,脐腹胀满,不思饮食,一

  • 九灵汤

    药方名称九灵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白术2两,防己1钱,紫花地丁1两,荆芥(炒黑)3钱,生地5钱,丹皮5钱,生甘草3钱。功能主治腰眼生疽疼痛。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 加减乌药汤

    药方名称加减乌药汤处方乌药3钱,砂仁8分,延胡2钱,甘草1钱,木香1钱半,槟榔1钱,当归3钱,白芍3钱。功能主治理气和血。主气滞所致月经先期,在经行前后,腹胸胀甚,中有血块,舌淡,脉弦涩者。用法用量水

  • 白茯神散

    药方名称白茯神散处方熟地5两,人参两半,黄耆3两(酒炙),枣仁3两,当归3两,白芍两半(酒炒,)远志两半,麦冬3两(去心),肉桂5钱(去皮),辰砂1两,茯神2两(去木),炙草5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

  • 鹤虱饮

    药方名称鹤虱饮处方鹤虱(微炒)1两,苦楝根(有子者良,焙)1两,硇砂(研如粉)1分。制法前二味为粗末,入研药和匀。功能主治蛔咬心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2盏,同煎至1盏,下朴消末1钱,煎沸去滓,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