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竹沥汤

大竹沥汤

《千金》卷七:大竹沥汤

药方名称大竹沥汤

处方竹沥1斗4升,独活2两,芍药2两,防风2两,茵芋2两,甘草2两,白术2两,葛根2两,细辛2两,黄芩2两,芎?2两,桂心1两,防己1两,人参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1枚。

功能主治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常,手足不随。脚气痹挛,风毒所致。口噤不能语,四肢顽痹缓弱,挛急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竹沥煮取4升,分6服,先未汗者取汗。一状相当即服。

摘录《千金》卷七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大竹沥汤

药方名称大竹沥汤

处方秦艽2两,防风2两,茯苓2两,人参2两,茵芋1两,乌头(炮)1两,黄芩1两,干姜1两,当归1两,细辛1两,白术1两,天雄1枚(炮),甘草3两(炙),防己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大虚,风气入腹拘急,心痛烦冤,恍惚迷惑不知人,或惊悸时怖,吸吸口干,濇濇恶寒,时失精明、历节疼痛,或缓或不摄;产妇体虚,受风恶寒,惨惨愦愦,闷心欲绝;风痉,口噤不开,目视如故,耳亦闻人语,心亦解人语,但口不得开,剧者背强反折,百脉掣动。

用法用量竹沥1斗,水5升,煮取4升,分服1升,羸人服5合佳。风轻者,用竹沥3升,水7升;小重者,竹沥5升,水5升;风大剧,停水,用竹沥1斗。

注意忌酢、生菜、海藻菘菜、桃、李、雀肉。此汤令人痹,宁少服也。茵芋有毒,令人闷乱目花,虚人可半两良。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猜你喜欢

  • 备急经健脾丸

    药方名称备急经健脾丸处方厚朴1斤(去皮,切),枣2升(去核,切),生姜1斤(去皮,切)。制法上先入锅内猛火炒匀,搅,候紫焦倾出,为粗末。每药末1斤,入良姜4两,干姜4两(炮裂)、神曲4两,同为细末,面

  • 定命通顶散

    药方名称定命通顶散处方滑石1分,蟾酥杏仁大,干胭脂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羸困脑闷。用法用量每用两黄米大,吹入两鼻中。有嚏三五声,神效。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 消炎解毒汤

    药方名称消炎解毒汤处方赤芍9克,黄芩9克,桑叶9克,车前子9克,菊花9克,丹皮9克,花粉9克,泽泻9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玄参12克,蒲公英15克,薄荷4.5克。功能主治泻肝清热。主肝经郁热。(

  • 换金散

    药方名称换金散处方黄连、干姜。功能主治满口生疮疼痛。毒热口疮,或下虚,邪热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干姜二钱、黄连三钱,为末,掺疮上。摘录方出《孙真人海上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 口炎清冲剂

    药方名称口炎清冲剂处方天冬、麦冬、玄参、金银花、甘草。制法加水煎,浓缩,加蔗糖制为冲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解毒。主口腔粘膜扁平苔癣,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慢性咽炎,慢性唇炎。用法用量每服20克,开水冲

  • 槟榔子丸

    药方名称槟榔子丸处方槟榔子6分,桔梗4分,当归4分,人参5分,桂心4分,前胡4分,橘皮3分,厚朴3分(炙),白术4分,甘草5分(炙),乌头4分(炮),干姜4分,茯神4分,鳖甲5分(炙),大黄4分,龙齿

  • 正阳丸

    药方名称正阳丸处方鹿茸(去毛,酥炙)60克肉苁蓉(酒浸,切,焙)石南各30克、五味子葫芦巴(炒)各22克木香45克石斛(去根)韭子(炒)牛膝(酒浸,切,焙)15克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各

  • 艾叶鸡蛋汤

    药方名称艾叶鸡蛋汤处方艾叶50克 鸡蛋2个 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录《民间方》

  • 加味治浊固本汤

    药方名称加味治浊固本汤处方萆 15克,菟丝子15克,益智仁10克,石菖蒲5克,芡实30克,莲须30克,白鸡冠花30克。功能主治健脾固肾。主脾肾气虚。(乳糜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张

  • 附子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附子粥药方名称附子粥处方附子7.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功能主治治冷痢,饮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日煮粥时纳药3~6克,空腹时食之。以愈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