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藿香散

大藿香散

奇效良方》卷十四: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30克陈皮厚朴(姜制)青皮(麸炒)木香人参豆蔻(面裹煨)良姜(炒)麦蘖(炒)神曲(炒)诃子(煨,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干姜(炮)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服,如水泻滑泄,肠风脏毒,米饮汤调下;赤白痢,用甘草、黑豆汤调下,脾胃虚泠,宿滞酒食,痰气作晕,人盐少许,生姜、红枣汤调服,胃气吃噫,用生姜自然汁一呷,入盐少许,调服此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沉香(去白)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诃子(煨,去核)1两,人参(去芦)1两,良姜(炒)1两,麦糵(炒,大麦炒)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炒)1两,甘草(炒)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缩砂仁1两,白干姜(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气脾胃,变为万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开),水1盏,同煎7分,盏中先放盐1捻:将药倾在内,空心热服。

常服加紫苏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两,半夏曲1两,白术1两,木香(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人参半两,枇杷叶(拭去毛)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忧、愁、思、虑、悲、恐、惊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或作寒热,眩晕痞满,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全生指迷方》卷四: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别名藿香

处方藿香叶10两,人参10两,茯苓10两,桔梗10两,木香10两,桂(取心)10两,白术10两,半夏(汤洗7遍,为末)半两(姜汁和成饼子,阴干),枇杷叶10片(刷去毛)。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病愈之后,复为寒邪伤气,气寒则不能食,胃无谷气以养,心下虚满,不入饮食,时时欲呕,呕无所出,惙惙短气,其脉微弱。

用法用量藿香汤(原书同卷往文引《琐碎录》)。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百一》卷二: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神曲(炒)1两,人参(去芦)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良姜(炒)1两,大麦糵(炒)1两,诃子(煨,去核)1两,白茯苓1两,甘草(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陈皮(去白)1两,白干姜半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心肺脾胃气,变为万病。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如汤点,加生姜、盐、紫苏最佳。吐逆泻痢,不下食或呕酸苦水,翻胃恶心,并用水1盏,加煨生姜半块(拍破),同煎,盐1捻安盏中,候煎药及7分,热呷;水泻滑泄,肠风脏毒,陈米饮入盐,热调下;赤白痢,煎甘草、黑豆汤下;脾元受虚邪,变为寒热,或脾胃虚冷,醋心气胀,宿滞酒食,噫满不化,膈上不快,面色积黑,痰气作晕,头目眩掉,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7分,入盐少许,嚼姜,枣汤热服;胃气吃噫,生姜自然汁半茶脚,入盐点,热呷;绝不思食,或吃少气弱膈满,煨姜小块先嚼,入盐点,热服,中酒亦如之。

临床应用霍乱呕吐:盛季文传于贺方回云:顷在河朔,因食羊肝,生脾胃泄泻脓血,仍发脾气,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时出冷汗,四体厥逆,殆不可忍,邑宰万俟湜怀此药,煎以进,再服即定。

摘录《百一》卷二

猜你喜欢

  • 保急丹

    药方名称保急丹处方真西黄1钱,冰片1钱,北细辛2钱,当门麝香1钱,闹阳花3钱,蟾酥2钱,灯心灰1两,牙皂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暑痧、臭毒,肚腹急痛,气闭神昏。用法用量吹鼻取嚏。摘录《

  • 济阴百补丸

    药方名称济阴百补丸处方当归(酒洗,晒干)6两,熟地(酒洗)1钱,香附子1斤(分4制:醋、酒、童便、盐水各浸3日,炒干),白芍药(酒炒)1钱,川芎1钱,益母草(5月5日采者佳,忌铁,净末)半斤,甘草(炙

  • 黄连白芍

    药方名称黄连白芍处方黄连、白芍。药量比例为1:3。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口疮123例,大多在1~2个疗程内见效或临床治治愈;经3个疗程治愈者,都是病史在3~5年以上共16例。治愈后有7例复发

  • 柴胡细辛汤

    药方名称柴胡细辛汤处方柴胡、细辛、薄荷、归尾、地鳖虫、丹参、制半夏、川芎、泽兰叶、黄连。功能主治去瘀生新,调和升降。主脑震伤。用法用量水煎服。临床应用脑外伤后遗症《中医杂志》(1982;1O:11):

  • 补血顺气药酒

    药方名称补血顺气药酒处方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怀生地黄半斤,怀熟地黄(肥大沉水,枯朽不用)半斤,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甘州枸杞子(去梗)2两,砂仁7钱,木香5钱,沉香

  • 黄连清心饮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二:黄连清心饮药方名称黄连清心饮别名黄连清心汤(《古今医鉴》卷八)。处方黄连生地(酒洗)归身(酒洗)甘草(炙)茯神(去木)酸枣仁远志(去骨)人参(去芦)石莲肉(去壳)功能主治滋阴

  • 麻风丸

    药方名称麻风丸处方鲜皂角刺2斤(好醋煮9日,晒干,取净末1斤,),番木鳖(羊油炙,得法如金色者,净末)8两,苦参(取净末)2两,紫背浮萍(晒干,取净末)1斤。制法上再用苦参八两,好酒打糊为丸。功能主治

  • 归脾养荣汤

    药方名称归脾养荣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茯苓、陈皮、甘草、麦冬、升麻、山栀、桔梗、黄耆、白术、防风、黄连、黄柏、知母、牡丹皮、小柴胡。功能主治茧唇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妇人,加泽兰、香附、玄胡索。摘

  • 榉皮饮子

    药方名称榉皮饮子处方梁州榉皮12分,栝楼8分,茯苓8分,人参6分,粟米2合。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小儿渴痢。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服。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 护齿膏

    药方名称护齿膏处方防风、独活、槐枝各等分,当归、川芎、白芷、细辛、藁本,上锉碎。入香油半斤,浸3日,熬焦去滓,入后药:白蜡1两,黄蜡1两,官粉5钱,乳香5钱,没药5钱,龙骨5钱,白石脂5钱,石膏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