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封囟散

封囟散

幼幼新书》卷六引王氏方:封囟散

药方名称封囟散

处方柏子仁防风南星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囟开崎陷,咳嗽鼻塞。

用法用量每次3克,猪胆汁调匀,稀稠得所,摊绯帛上,随囟大小贴,一日一换,时时汤润。

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王氏方

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方:封囟散

药方名称封囟散

处方蛇蜕皮30克(烧灰)防风大黄(湿纸裹,火煨存性)白及各15克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解颅,囟不合,囟填,囟陷由肾经虚热所致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入青黛15克研匀,每用1.5克,以猪胆汁调匀摊纸上,四边各留少许,用淡醋生面糊贴囟上,不住以温水润,一伏时换。

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方

幼幼新书》卷六引《王氏家传》:封囟散

药方名称封囟散

处方柏子仁4两,防风4两,天南星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囟开崎陷,咳嗽鼻塞。

用法用量每用1钱,猪胆汁调匀,稀稠得所,摊绯帛上,随囟大小贴,1日1换,时时汤润。

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王氏家传》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封囟散

药方名称封囟散

处方柏子仁(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风(去叉)1两,白及1两,草乌头(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解颅,囟门开解。

用法用量乳汁调涂囟开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猜你喜欢

  • 内固丸

    药方名称内固丸处方茴香子75克(微炒,舶上者)木香30克 楝实(炒)45克 草豆蔻(去皮)22克干姜(炮)15克吴茱萸(汤洗,微炒)胡芦巴(微炒)补骨脂(微炒)各30克甘草(炙)7.5克制法上九味,捣

  • 肝胆两抒汤

    药方名称肝胆两抒汤处方龙胆草2钱,柴胡1钱,当归5钱,金银花1两,炙甘草2钱,甘菊2钱,半夏1钱5分,白芍5钱,丹皮3钱,黄葵花1钱5分,白蒺藜2钱。功能主治眉疽。用法用量眉疽一生,宜速治,数剂即消,

  • 金粟黄芽丹

    药方名称金粟黄芽丹别名太乙紫霞丹处方丹母、大朱砂1斤,真金箔50片。制法以大朱砂1斤抽汞,置丹母于鼎内,以汞安于丹母上,复以真金箔50片,于静室养火,朝东北,暮西南,1月后开鼎。如觉丹母伤火,以浓煎沉

  • 大五补丸

    《千金翼》卷十五:大五补丸药方名称大五补丸处方薯蓣2两,石龙芮2两,覆盆子2两,干地黄2两,五味子2两,石南1两,秦艽1两,五加皮1两,天雄(炮,去皮)1两,狗脊1两,人参1两,黄耆1两,防风1两,山

  • 和气养荣汤

    药方名称和气养荣汤处方人参1钱,陈皮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茯苓1钱,丹皮1钱,当归1钱,熟地1钱,沉香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鹳口疽已成未溃,不得内消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前服。摘录《外科

  • 槐角利膈丸

    药方名称槐角利膈丸处方牵牛1两半,皂角1两(酥炙),槐角(炒)5钱,半夏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胜痰湿,胸膈痞满,及喘满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 解毒回生丹

    药方名称解毒回生丹处方黑小豆1升,绿豆1升,生甘草2两,连翘1两,天花粉1两,黄芩1两,麝香2分,金箔20张,辰砂5钱,雄黄5钱,山慈菇1两,白扁豆(去皮)2两。制法先将黑、绿二豆同甘草煎取浓汁1升,

  • 扁柏丸

    药方名称扁柏丸处方生侧柏叶1斤(用白矾4两,入铜锅内,水5-6碗,煎干为度,晒干,炒焦枯),青州柿饼10个(烧灰),旧陈棕(烧存性)2两,血余炭1两,槐花4两(炒焦)。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痔

  • 分气汤

    《杨氏家藏方》卷五:分气汤药方名称分气汤处方甘草(炙)干姜(炮)熟干地黄(洗,焙)白茯苓(去皮)当归(洗,焙)细辛(去叶、土)白芍药吴茱萸(汤洗七次,炒)肉桂(去粗皮)各9克 山栀子仁6枚制法上药哎咀

  • 苓桂丹参汤

    药方名称苓桂丹参汤处方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功能主治结瘀紫黑,经前腹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