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乌头散

川乌头散

普济方》卷二四八:川乌头散

药方名称川乌头散

处方川乌头10枚(炮裂,去皮脐),桂枝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阴疝腹腰痛,手足逆冷,身体疼痛,针灸诸药所不能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8分,下蜜半合,更煎3沸令热,食前和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八

《圣惠》卷六十九:川乌头散

药方名称川乌头散

处方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干姜1两(炮裂,锉),赤茯苓2两,防风2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炒),秦艽1两半(去苗),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半,赤芍药1两半,独活2两,牛膝1两半(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痹疼痛,四肢不随。

用法用量每取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猜你喜欢

  • 大飞扬洗剂

    药方名称大飞扬洗剂处方大飞扬500g,青凡本1000g,毛麝香12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上药加水2.250升,煎成750毫升,湿敷、坐浴或外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化痰玉壶圆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圆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各一两;天麻半两,头白面三两。炮制上为细末,滴水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服三

  • 消肿丸

    药方名称消肿丸处方滑石木通白术黑牵牛(炒)通脱木茯苓茯神(去木)半夏(汤去滑)陈皮各7.5克木香4克瞿麦穗丁香各37.5克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喘满,小便不利。用法用

  • 诃黎散

    药方名称诃黎散处方赤茯苓2两,诃黎勒皮3两,木香5钱,槟榔1两,当归1两(炒),大黄1两(炒),吴茱萸(汤泡7次,炒)5钱。功能主治劳嗽上气。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6分

  • 菟丝子粥

    药方名称菟丝子粥处方菟丝子30~60克(鲜者可用60~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或用新鲜菟丝子捣烂,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补肾

  • 温肺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肺汤药方名称温肺汤处方白芍药六两,五味子(去梗.炒)、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半夏(煮熟.焙)、陈皮(去白)、杏仁、甘草(炒),各三两;细辛(去芦.洗)二两。

  • 两治散

    药方名称两治散别名两治汤处方白术1两,杜仲1两,当归1两,金银花3两,防己1钱,豨莶草3钱。功能主治腰眼之间,忽长疽毒,疼痛呼号。用法用量两治汤(《洞天奥旨》卷七)。各家论述此方用白术、杜仲以利其腰脐

  • 硫黄不二散

    药方名称硫黄不二散别名硫花饮处方硫黄1钱,靛花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杨梅结毒,发于咽内,腐烂疼痛,汤水难入者。用法用量硫花饮(《仙拈集》卷四)。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海藻玉壶汤

    药方名称海藻玉壶汤处方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连翘半夏甘草节独活各3克海带1.5克功能主治化痰软坚,理气散结。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量病

  • 地胆膏

    药方名称地胆膏处方生地胆10枚,细辛半分(末),白芷半分(末)。功能主治鼻中瘜肉肿大,气息闭塞不通。用法用量上以地胆压取汁,和药末,以涂于瘜肉之上。取消为度。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