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开胃丸

开胃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半夏90克(汤洗七遍去滑,以生姜90克,去皮,捣令烂,焙干)白豆蔻30克(去皮)白术30克人参45克(去芦头)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以生姜汁煮枣肉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白芍麝香(细研)各7.5克人参木香莪术(煨)白术当归(去苗,微炒)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风冷,腹痛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米饮下。新生儿腹痛夜啼,可服5丸,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丁时发方: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木香1分,白术1分,人参1分,当归1分,白豆蔻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进饮食,止吐逆。主小儿乳食不消,冷热不调,泄泻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麝香温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丁时发方

《圣惠》卷七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以生姜3两去皮同捣令烂,焙干),白豆蔻1两(去皮),白术1两,人参1两半(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枣肉,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呕吐不止。干呕,气逆不止;妇人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局方》卷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白芍药1分,麝香(细研)1分,人参半两,木香半两,蓬莪术(煨)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去苗,微炒)半两,1本无白术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风冷,腹痛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脏冷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米饮送下。新生儿腹痛夜啼,可服5丸,并乳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姜桂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姜桂散药方名称姜桂散处方干姜、良姜,各一钱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钱。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

  • 脑乐静

    药方名称脑乐静处方甘草浸膏35.4g大枣125g小麦416g性状为淡棕色的黏稠液体;气微,味甜。炮制以上三味,取甘草浸膏,加水适量,加热溶化,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

  • 经效截疟丹

    药方名称经效截疟丹处方阿胶(汤泡,研)2钱半,雄黄2钱半,朱砂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人参汤候冷送下。瘴疟,桃枝汤冷服。临发时,磨

  • 养元汤

    药方名称养元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炙甘草熟地杜仲(炒,去丝)各3克 枸杞6克杏仁4.5克 白茯苓4.5克金樱子4.5克(去刺)淫羊藿(酥炒,去边)3克石斛4.5克牛膝5.5克功能主治补虚,益肾,种子

  • 八公散

    药方名称八公散处方麦门冬(去心)、石韦(去毛)、五味子、茯苓、菟丝子(酒渍)、干地黄、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益颜色,久服令人耐老轻身。主男子虚羸七伤。用法用量食后以饮服方寸匕,1日3次。二十

  • 矾蜜汤

    药方名称矾蜜汤处方白矾1钱,蜜小半杯。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水1碗,煮10沸,入蜜温服。未吐,再饮熟水即吐。摘录《简明医彀》卷四

  • 葫芦花汤

    药方名称葫芦花汤处方葫芦花不拘多少(八月采,阴干)。功能主治令小儿痘疮或不出,纵出亦稀少。主用法用量入除夜蒸笼汤浴儿。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七

  • 大补肾气丸

    药方名称大补肾气丸处方五味子(炒)1两,黄柏(酒炒)1两,知母(去皮,酒拌,捣膏)1两,龟版(童便炙)2两,熟地黄2两(用生者,酒拌,铜锅内蒸半日,捣膏)。制法上为细末,入2膏,加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加减五拗汤

    药方名称加减五拗汤处方麻黄(连根节)、杏仁(留皮尖)、紫苏叶、苦梗、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发散。主外感风寒,咳嗽,洒洒恶寒,鼻流清涕,或鼻塞。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得微汗止。摘录《幼科发挥》

  • 贯众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贯众丸药方名称贯众丸处方贯众(锉)1两,黄连(去须)半两,板兰根半两,木香半两,胡黄连1分,诃黎勒皮3分,肉豆蔻(去壳)3分。制法上为末,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伏热下痢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