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擦牙乌须方

擦牙乌须方

《医统》卷六十六:擦牙乌须方

药方名称擦牙乌须方

处方青盐1斤,嫩槐枝叶5斤,黑铅4两,没石子(尖者)7钱。

制法上用黑铅、青盐入锅同槐枝炒搅,俱以成灰提起听用。将没石子研细末和入,用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先期而擦者,永不再白。主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洗面毕,以药擦牙,漱水吐掌内擦鬓,久久自然润黑。

摘录《医统》卷六十六

《准绳·类方》卷八:擦牙乌须方

药方名称擦牙乌须方

处方猪牙皂角7钱(炮),白茯苓(去皮)3钱,破故纸3钱,熟地黄(酒浸,焙)3钱,五倍子(制)3钱,青盐3钱,细辛3钱(去根土),桑椹子(晒干)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乌须。主髭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清晨擦牙,用水嗽口,洗须鬓,不可将漱水入盆内,恐伤眼目。

摘录《准绳·类方》卷八

《回春》卷五:擦牙乌须方

药方名称擦牙乌须方

处方青盐1两,没石子1钱,细辛2钱,破故纸1两(炒芳香),地骨皮1两,熟地黄1两(酒浸3日,砂锅焙干为末),槐角子1两,百药煎1钱。

制法上俱为细末,共8味。

功能主治乌须,明目,固齿。主

用法用量每早擦牙,药咽下,定要1月,莫间1日。日常擦不拘,白须发每月按日摘去,再生必黑,永不白。又能明目固齿。正月初四、十四、十七日;二月初八、十四、二十一日;三月初八、初十、十一、十三日;四月初二、十六、十八、十九日;五月十六、二十日;六月初四、十七、二十四、二十九日;七月初三、初四、十八、二十八日;八月十五、十九日;九月初二、初四、十五日、二十五日;十月初七,初十、十三、二十二日;十一月初十、十五、十七、三十日;十二月初七、初十、十六、二十日。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减四逆汤

    药方名称加减四逆汤处方柴胡、芍药、甘草、枳实(麸炒黄)各等分。功能主治疟疾泻痢并作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粟米1捻,煎至1盏,去滓温服。小便涩,加茯苓;痢后重,加薤白10寸。摘录《

  • 地黄雄黄散

    药方名称地黄雄黄散别名地黄雄黄饮、地黄豆豉汤处方生地黄4两,淡豆豉4两。功能主治小儿瘟毒,痘疮不出,冬应寒反热,或被积寒暴发,热毒不得宣泄,而致温毒发斑,疮痘出不快,身斑如绵纹,心闷而咳,但呕清汁者。

  • 济危上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危上丹药方名称济危上丹处方太阴玄精、五灵脂(去沙石)、硫黄(老红色者)、乳香(研),各等分。上味,慢火炒结成砂,研极细。桑寄生(须要真者)、陈皮(去白净称)、阿胶

  • 沉香顺气散

    药方名称沉香顺气散处方沉香1钱,茯神1钱,紫苏叶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物忤逆触。用法用量以紫苏梗煎汤调化,不拘时候服。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 鲜冬瓜叶

    药方名称鲜冬瓜叶处方鲜竹叶、鲜冬瓜叶各50克,鲜荷叶1张,冰糖适量。制法水煎代茶,给患儿频频喂饮。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小儿夏季热,经三年临床验证,疗效满意。用法用量每日1剂,连服7~10日。摘录《

  • 大附方

    药方名称大附方处方大附子1枚(炮令裂,削去皮。乌头亦得)。制法上切如豆。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极盛,语声不出者,及喉痹毒气,咽门闭不能咽。用法用量每含1块,咽汁。1方蜜涂炙圻,含之咽汁,甜尽更涂蜜炙,准前含

  • 梦灵丸

    药方名称梦灵丸处方羊子肝(去皮、膜,薄批作片,线串,日中晒)7叶 太阴玄精石(研)石决明(洗净)黄连(去须)各30克蕤仁(研)15克制法上五味,捣研为末,用陈粟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肝明目。

  • 椒姜丸

    药方名称椒姜丸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两1分,干姜(炮)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芍药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半两,鸟喙(炮裂,去

  • 补髓膏

    《诚书》卷六:补髓膏药方名称补髓膏处方川芎1钱,龙胆草1钱,人参1钱,山药1钱,枸杞子3钱,生地3钱,当归3钱,麦冬、虎骨(酥炙)、红花5分,甘草(炙)3分,龙眼肉1两。制法水煎百沸,炼蜜成膏。功能主

  • 橘皮枳壳汤

    药方名称橘皮枳壳汤处方枳壳(麸炒,去瓤)2两,半夏(不制)2两,陈皮(不去白)3两,人参1两。制法上各锉碎。功能主治胸膈气痞,气短噎闷,不得升降。用法用量每药1两,用泉水1升,生姜片子十余片,同煎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