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既济丸

既济丸

古今医鉴》卷八: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菟丝子(酒制)益智仁(炒)茯苓韭子(炒)肉苁蓉(酒洗)当归地黄各15克黄柏(盐、酒炒)知母(盐、酒炒)各9克牡蛎(煅)石枣(酒蒸,去核)各9克五味子3克

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肾缩泉。治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开水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医统》卷三十五: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黄连(切如豆大)4两,生姜2两(切成粗丝,同黄连炒至姜燥)。

制法上为细末,醋打硬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

摘录《医统》卷三十五

《魏氏家藏方》卷六: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鹿茸(爁去毛,酥炙)2两,沉香(不见火)2两,白术(炒)2两,五味子(去枝)2两,山药2两,补骨脂(炒)2两,远志2两,白茯苓(去皮)2两,续断2两,车前子(酒浸)2两,牛膝(酒浸,去苗)2两,覆盆子2两,舶上茴香(炒)2两,熟干地黄(洗)2两,白龙骨(黑豆蒸,去豆,火煅,水飞)3两,鹿角胶(蚌粉炒成珠)3两,巴戟(去心)3两,大附子(炮,去皮脐)4两,菟丝子(淘洗,酒浸,焙,再炒)4两,仙灵脾(去刺,酒浸,切,焙,微炒)4两,肉苁蓉(酒浸,去皮土)4两,杜仲(去皮,姜制,炒去丝)4两,莲子肉(炒)4两,桑螵蛸(酒浸,炙黄)4两,山茱萸(去核)4两,麝香半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肾气虚,客热上燥,神水下泄,阴阳不和,清浊相干,下元虚惫,腰脚疼重,心神不宁,水脏滑泄,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活人心统》卷下: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附子(炮)1钱,人参1钱,真麝香1分。

制法上为末,饭为丸,如梧桐子大,麝香为衣。

功能主治关格,吐利不得,脉沉,手足微厥。

用法用量每服7丸,灯心汤送下。

各家论述《法律》:脉沉细,手足厥冷,全是肾气不升,关门不开之候,参、附固在所取,但偏主于阳,无阴以协之,亦何能既济耶?且以麝香为衣,走散药气,无繇下达,即使药下关开,小便暂行,其格必愈甚矣!

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熟地4两,生地4两,山萸肉4两,天冬4两,麦冬4两,白芍4两(炒),五味子3两,当归身3两,黄柏3两(盐水炒),党参4两,苁蓉3两,枸杞子3两,茯苓3两,茯神3两,丹皮3两,泽泻3两,枣仁3两,远志3两。

制法上药干燥,混合碾细,按净粉量加炼蜜45~50%迭成小丸,每钱不得少于20丸。

功能主治口燥舌干,骨蒸发热,五心烦躁,自汗盗汗,夜梦遗精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采艾编翼》卷二: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麦冬(去心)1两半(另捣膏),五味子5钱,菟丝子(淘去沙,酒煮1日,捣烂,捏作饼,晒干,研末)8钱,淮地黄(酒浸透,9蒸9晒,另捣膏)1两,远志7钱,山药(去皮,盐水炒)8钱,茯神(去木)1两,甘草(水煮,去心)7钱,枣仁。

制法上除麦冬地黄、枣仁另捣膏外,其余药物共为细末,再入前膏捣匀,以荷叶蒸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伤。

用法用量方中枣仁用量原缺。

摘录《采艾编翼》卷二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杜仲炭20两,熟地20两,小茴香(炒)20两,天冬20两,盐知母20两,茯苓20两,菊花20两,九菖蒲20两,菟丝子20两,麦冬20两,当归20两,栀子(炒)20两,生地20两,远志(炙)20两,苁蓉(炙)20两,人参(去芦)20两,巴戟肉(炙)20两,龙骨(煅)20两,五味子(炙)20两,山萸肉(炙)20两,山药30两,杞子20两,牛膝30两,橘皮10两,盐黄柏4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

功能主治滋补肾水,益气降火。主肾亏气虚,腰痛耳鸣,虚火上升,遗精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魏氏家藏方》卷六:既济丸

药方名称既济丸

处方磁石(火煅,醋淬7次)2两,破故纸(炒)2两,鹿茸(爁去毛,酥炙)1两,当归(酒浸,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莲子肉(去心)1两,沉香3分(不见火),续断1两半(酒浸),乳香(别研)半两,酸枣仁(去壳,炒,别研)半两,木香(湿纸裹,煨)半两,石菖蒲(去毛,酒浸)半两,朱砂(别研)半两,柏子仁(别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肾气虚,客热上燥,神水下泄,阴阳不和,清浊相干,下元虚惫,腰脚疼重,心神不宁,水脏滑泄,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米饮任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猜你喜欢

  • 胶菀犀角汤

    药方名称胶菀犀角汤处方紫菀、犀角、地骨皮、百部、白芍、丹皮、麦冬、玄参、川贝、茯苓、阿胶、甘草。功能主治劳嗽吐血。摘录《理虚元鉴》

  • 纯阳救苦丹

    药方名称纯阳救苦丹处方藿香1两,菖蒲1两,砂仁5钱(粒),苍术1两,栀子8钱(炒),远志8钱,半夏1两(京),木香5钱,青木香5钱,腹皮1两,紫苏5钱,神曲5钱,柴胡8钱,白矾1两,玉金5钱,茯神2两

  • 龙胆芦荟丸

    药方名称龙胆芦荟丸处方芦荟1两,胡黄连(炒)1两,龙胆草1两,川芎6钱,芜荑6钱,当归身1两半,白芍药1两半,木香8钱,甘草(炙)5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三焦及肝胆二经积染风热,以致目生

  • 桂苓甘露汤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汤处方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茵陈、黄芩、枳壳、甘草、肉桂、茯苓、枇杷叶。功能主治湿温。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

  • 定喘汤1号

    药方名称定喘汤1号处方葶苈子9g,苏子9g,杏仁9g,旋覆花6g(布包),代赭石12g(布包),麻黄3g,僵蚕9g,枇杷叶9g,射干9g,化橘红9g,川贝母9g,黛蛤散9g(布包)。功能主治定喘,化痰

  • 白鹅膏粥

    药方名称白鹅膏粥处方白鹅脂2两,粳米3合。功能主治五脏气壅,耳聋。用法用量上药和煮粥。调和以五味、葱、豉,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腾药

    药方名称腾药处方当归羌活红花白芷防风制乳香制没药骨碎补续断宣木瓜透骨草川椒各等分制法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接骨。治骨折,脱位,与一切伤筋疾患,以及陈旧性损伤而兼痹者。用法

  • 益气养阴解毒汤

    药方名称益气养阴解毒汤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

  • 复方祛风通络方

    药方名称复方祛风通络方处方生耆15g,僵蚕4.5g,全蝎3g,钩藤30g,玄参12g,知柏各10g,桔梗7.5g,蜈蚣4条,滁菊花10g,生地15g,川芎4.5g,赤芍12g,白芍12g,当归12g,

  •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药方名称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