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杜仲丸

杜仲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别名千金保孕丸(《古今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杜仲(炒)续断(酒浸)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背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医学人门》卷七: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龟版黄柏知母枸杞子五味子当归芍药黄耆故纸各30克

制法炼蜜同猪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主肾虚腰痛,脉大虚。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圣惠》卷三十: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1两半(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损腰脚疼痛,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四十四: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萆薢1两(锉),羌活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3分,芎?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五加皮3分,石斛3分(去根,锉),续断2两,当归3分(锉,微炒),五味子3合,槟榔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经虚损,风冷乘之,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千金》卷十九: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2两,石斛2分,干地黄3分,干姜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干姜地黄之滞,则补而不壅;石斛杜仲之强,则健而益壮。

摘录《千金》卷十九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称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2两半,牛膝(酒浸1宿,晒干)2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控出,趁湿润研破,晒干)2两半,续断(酒浸1宿,晒干)2两半,木瓜(切碎,晒干称)2两半,萆薢(炒黄色为度)2两半,金毛狗脊5两半(出毛净称,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醋煮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疾及腰肾风虚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3次。

注意鸡肉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普济方》卷三四三: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3钱,防风(去叉)3钱,附子(炮裂,去皮脐)3钱,石菖蒲3钱,桔梗(炒)3钱,秦艽(去苗土)3钱,细辛3钱,肉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炒)3钱,半夏(汤浸2-7次,焙)3钱,沙参半两,熟地黄(焙)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月见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三

《圣惠》卷七: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续断1两,丹参半两(去芦头),萆薢3两(锉),芎?半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海桐皮3分,干蝎3分(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不计多少。

制法去粗皮,细锉,瓦上煿干,捣罗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胞胎不安,并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烂嚼,以糯米汤送下。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胎系于肾,故用杜仲补肾。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

《圣惠》卷四十四: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1两(锉),细辛1两,丹参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当归1两(锉,微炒),羌活1两,桂心1两,槟榔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酸枣仁1两半(微炒),大麻仁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气滞腰痛,强直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济生》卷七: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1两,川续断(酒浸)1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煮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胎。主妊娠2-3月,胎动不安。妊娠腰背痛。

用法用量千金保孕丸(《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保孕丸(《医钞类编》卷十七)、续杜丸(《产孕集》卷上)。

摘录《济生》卷七

《瑞竹堂方》卷一: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莲肉(去心)4两,龙骨7钱半(新瓦上煅,另研细),益智仁1两,破故纸(炒香)1两,茴香1两(微炒),牛膝(去苗)1两(酒浸),白茯神(去皮木)1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1两,菟丝子4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山药4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壮力。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

如欲暖水脏,减去莲肉、龙骨、白茯神,加好醋、酒,兼糟4两,连须葱白4两,苍术4两(米泔水浸1夕,切片),合连须葱白酒糟捣,淹1宿成饼,晒干,炒令熟,入前药同研。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圣济总录》卷五: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萆薢(微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当归(切,焙)3分,防风(去叉)1两,丹参(微炙)3分,赤芍药3分,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石斛(去根,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槟榔(煨)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中风,腰脚不随,骨节酸痛,筋脉拘急,行履艰难,两胁牵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五加皮(锉)1两,狗脊(去毛)1两,山茱萸1两,防风(去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1两,山芋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兼补益元脏。主伤寒后,风伤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楮实1两,五味子1两,茴香子(炒)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下焦伤惫,目昏耳聋,腰膝冷痛,小便滑数,日渐瘦悴。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3分,防风(去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石菖蒲3分,桔梗(炒)3分,秦艽(去苗土)3分,细辛(去苗叶)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2-7遍,焙)3分,熟干地黄(焙)半两,沙参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别名青娥丸、青蛾丸、肾气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为末)1两,补骨脂(炒香熟,为末)1两,胡桃仁(汤浸去皮,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下元,乌髭鬓,壮脚膝,进饮食,悦颜色。益精助阳,乌须,壮脚。主腰疼。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腰痛牵引于胁,脉虚者。

用法用量青娥丸(《直指》卷十八)、青蛾丸(《普济方》卷一五四)、肾气丸(《仙拈集》卷二)。

各家论述《医略大书》: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故腰痛牵引于胁焉。核桃肉补肾养肝,以滋血海之不足;补骨脂补火荣木,以资精海之空虚;厚杜仲补肾强腰。兼培肝络也。丸以青盐之补肾,下以食盐之坚肾,使肾脏紧固,则真火发育,而肝得养生之令,精血内荣,宁有腰痛连胁之患乎?此补肾养肝之剂,为腰痛连胁之专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五加皮3两,萆薢3两,山茱萸3两,杜仲4两(炒去丝),阿胶(蛤粉炒成珠子)2两,金毛狗脊(炙去毛)2两,防风(去芦头)2两,川芎2两,细辛2两,鹿角屑2两,当归(洗,焙)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冲任脉虚,血海虚弱,寒湿邪气客搏胞络,妊娠腰痛,小腹牵连,行步力弱,难于俯仰,小便白浊,昼夜频行。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煎艾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医学入门》卷七:杜仲丸

药方名称杜仲丸

处方杜仲1两,龟版1两,黄柏1两,知母1两,枸杞子1两,五味子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黄耆1两,故纸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同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猜你喜欢

  • 附术散

    药方名称附术散别名附子散、附术汤处方附子1两(炮),白术1两,川芎3钱,独活半两,桂心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头项强直,头摇口噤。用法用量附子散(《法律》卷四

  • 胆道蛔虫汤

    药方名称胆道蛔虫汤处方木香15克槟榔30克大黄9克使君子苦楝皮各15克厚朴9克延胡索15克功能主治驱蛔止痛。主胆道蛔虫症。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

  • 复元汤

    《鲁府禁方》卷一:复元汤药方名称复元汤处方热附黄连甘草人参五味子麦门冬知母芍药 童便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太过,下元虚弱,无根虚火泛上,身微热,无头痛,无恶寒,面赤微渴,目无精光,语无伦次,脉数无力,名戴

  • 瓜蒌枳壳汤

    《万病回春》卷二:瓜蒌枳壳汤药方名称瓜蒌枳壳汤处方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制法上锉一剂。

  • 定喘固金丸

    药方名称定喘固金丸处方生石膏16两,橘皮16两,杏仁(去皮,炒)16两,甘草16两,麻黄16两,五味子(炙)16两,砂仁16两。制法上药除杏仁外,为细粉,另将杏仁研细,与上列细粉同串,过罗合匀,炼蜜为

  • 百和香

    药方名称百和香处方沉水香5两,甲香2两,丁子香2两,鸡骨香2两,兜娄婆香2两,熏陆香2两,白檀香2两,熟捷香2两,炭末2两,零陵香1两,藿香1两,青桂皮1两,白渐香(柴也)1两,青木香1两,甘松香1两

  • 经进萃仙丸

    药方名称经进萃仙丸处方沙菀蒺藜240克(淘净,隔纸微焙,取细末120克入药,留粗末120克同金樱子熬膏)山茱萸(酒蒸,去核)120克芡实120克(同枸杞捣)白莲蕊120克(酒洗曝干。如无,莲须代之)枸

  • 白虎加参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参汤别名化斑汤处方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山栀、麦门冬、人参、五味子、天花粉、黄连、生姜、大枣。功能主治热病汗后烦渴,脉洪大,背恶寒者。用法用量心烦,加竹叶、竹茹;小便短少,加滑石;背恶

  • 归命散

    药方名称归命散处方荆芥穗半两,白术(去芦)2钱半,人参(去芦)3钱,净苍术(锉,炒)2两,白茯苓(去皮)2钱,石膏半两,甘草2钱半(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伤风,身壮热,气粗,咳嗽;或传疮疹。

  • 消食丸

    《婴童百问》卷一:消食丸药方名称消食丸处方缩砂仁陈皮三棱蓬术神曲麦蘖(炒)丁香7.5克 香附子(米泔浸)枳壳(炒)槟榔乌梅各15克制法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宽中快气,消乳化积。治小儿乳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