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枳实三百丸

枳实三百丸

药方名称枳实三百丸

处方枳实槐花(生)各15克皂角刺30克(半生用,半烧存性)

制法上药同捣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风久而下脓血,日数十度者。

用法用量约可得300丸。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酒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四

猜你喜欢

  • 艾肠泥

    药方名称艾肠泥处方藏瓜姜糟60钱,熟地黄60钱,生姜(擦)12钱,艾15钱。制法置擂盆内,研烂为泥。功能主治打扑筋挛,骨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

  • 琼玉膏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琼玉膏药方名称琼玉膏别名生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处方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

  • 沉香石斛丸

    药方名称沉香石斛丸处方沉香(锉)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末)3分,山芋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作片子,焙)半两,五味子3分,

  • 温阳通脉汤

    药方名称温阳通脉汤处方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功能主治温通心阳,散瘀通痹。主寒凝血瘀。用法

  • 菖蒲梃子

    药方名称菖蒲梃子别名菖蒲锭子、菖蒲散处方菖蒲1两,附子半两(炮,去皮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耳中痛。用法用量菖蒲锭子、菖蒲散(《外科精义》卷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 陈朴四物汤

    药方名称陈朴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陈皮2钱,厚朴2钱。功能主治气滞经阻,月经过期后行,或色淡有痰。各家论述气血交郁,挟湿为痰,则加陈皮以宣通上下之气;厚朴以开脾土之郁,且燥湿破宿血也。摘录《医林纂要》卷八

  • 导热散

    药方名称导热散处方侧柏叶、山栀、车前子、灯心、黄芩、滑石、乌梅、竹叶、大黄(炒)、猪苓、泽泻、蒲黄、赤茯苓、甘草。功能主治血淋,便血。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 地金汤

    药方名称地金汤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生干藕节2两。制法上锉细,如麻豆大。功能主治鼻衄。用法用量每眼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五倍子汤

    药方名称五倍子汤处方五倍子朴消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克功能主治治痔疮脱肛等。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葱豉葛根汤

    药方名称葱豉葛根汤处方鲜葱白2枚,淡豆豉3钱,生葛根1钱半。功能主治伤寒愈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头痛发热,恶风或恶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