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墨散

柏墨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柏墨散

药方名称柏墨散

处方黄柏(炒)釜下墨 乱发(烧)各等分

制法先捣黄柏为末,入二味,合研令匀。

功能主治治小儿脐疮。

用法用量敷脐中。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阎氏小儿方论》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

方出《圣惠》卷八十二,名见《闫氏小儿方论》:柏墨散

药方名称柏墨散

处方黄柏末1分,釜下墨煤1分,乱发(烧灰)1分。

制法上药同研细。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汁出不止;小儿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袍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所乘,致令小儿四肢不和,脐肿多啼,不能乳哺。

用法用量少少敷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二,名见《闫氏小儿方论》

猜你喜欢

  • 黄连泻火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火汤处方黄连8分,黄芩1钱(俱酒炒),生地1钱,升麻5分,柴胡7分。功能主治目暴发赤肿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六要》卷八

  • 壁钱散

    药方名称壁钱散处方壁蟢窠7个(内有子者),老壁蟢2个(以发扎好),白矾7分(熔化)。制法将扎好之壁蟢入熔矾中粘足,灯火炙透,为末。功能主治热症喉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安宫散

    《永类钤方》卷十八引郑氏方:安宫散药方名称安宫散处方附子(炮)2钱,阿胶(炒)2钱,五味子2钱,黄耆(炙)2钱,山药2钱,当归2钱,熟地黄2钱,赤芍2钱,木香2钱,甘草(炙)2钱,生姜半两(炒黑),糯

  • 隔壁膏

    药方名称隔壁膏处方老杉木节。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真清油调,箬叶盛。隔贴在疮上,以绢帛系定。摘录《得效》卷十九

  • 参耆姜苏石膏汤

    药方名称参耆姜苏石膏汤处方人参2钱,甘草2钱,黄耆3钱,石膏1钱,大枣3枚,苏叶3钱,生姜1钱。功能主治痘密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清平丸

    药方名称清平丸处方紫背浮萍(七月七日采,晒干为末)500克草乌萎蕤 海风藤麻黄各60克麝香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大风;中风,口眼歪斜,瘫痪;跌打损伤。用法用量用草乌煎酒,磨服一

  • 增益八味丸

    药方名称增益八味丸处方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

  • 还阳丹

    药方名称还阳丹处方川楝子1两,巴戟1两,葫芦巴1两,破故纸1两,肉苁蓉2两(酒浸,焙干)1两,苍术1斤(泔浸3宿,去黑皮,细切,饭内煎7遍,取出用)1两,巴豆1两(去皮,同苍术炒紫色,去巴不用)。制法

  • 点眼丹

    药方名称点眼丹处方牙消2钱,麝香5分,朱砂5分,雄黄5分。制法上为细末,瓷罐收贮。功能主治一切头痛,心腹绞痛,及绞肠痧,盘肠气痛,疝痛。用法用量临病以银簪蘸药点两眼内。立时取效。摘录《玉案》卷四

  • 挡子丸

    药方名称挡子丸处方豆蔻2颗(米醋面调裹之,置灰中煨令黄焦,和面研末),欓子末(炒)1两,陈仓米(焦炒,为末)2钱。功能主治脾泻,久泻虚痢,腹痛者。用法用量上用陈仓米煎作饮,调前二物3钱,旦暮各1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