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枳壳汤

柴胡枳壳汤

《嵩崖尊生》卷十五: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7分,枳壳7分,赤芍7分,大黄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小儿出疹,腹胀气促。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医学入门》卷四: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1钱半,枳壳1钱,黄芩1钱,山栀1钱,知母1钱,麦门冬1钱,干葛1钱,大青2钱,生地2钱,石膏2钱,升麻8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孕妇伤寒,邪传于里,口渴烦热,腹满便闭,谵语,或发斑,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大便闭甚,加大黄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去苗)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升麻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鳖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黄)3分,甘草(炙,锉)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劳疟久不愈,翕翕发热,骨节痛,不下食,小便赤,渐加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柴胡枳壳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

处方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栀子仁半两,茵陈蒿半两,龙胆半两,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黄,壮热,骨节烦疼,两胸下气胀急硬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 六味安消散

    《中国药典》:六味安消散药方名称六味安消散处方土木香50g大黄200g山柰100g寒水石(煅)250g诃子150g碱花300g来源系蒙古族、藏族验方。性状为灰黄色或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涩、微咸。炮

  • 硫麝散

    药方名称硫麝散处方硫黄、麝香。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不能言语,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滚水冲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加味补血汤

    《衷中参西》上册:加味补血汤药方名称加味补血汤处方生煎耆1两,当归5钱,龙眼肉5钱,真鹿角胶3钱(另炖同服),丹参3钱,明乳香3钱,明没药3钱,甘松2钱。功能主治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或

  • 虎骨方

    药方名称虎骨方处方虎骨半两,败龟版半两,不灰木半两,乳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解颅。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内服方用参苓散。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丁时发方

  • 保婴稀痘神验丹

    药方名称保婴稀痘神验丹别名稀痘丹处方麝香5厘,朱砂1钱,大蓖麻子36粒(去壳取肉,拣肥白者)。制法先将朱砂为末,次入麝香研匀,后将蓖麻子肉加入一处,共为细末,须要端阳午时,洁诚合制。功能主治预防痘疮。

  • 玉屑无忧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玉屑无忧散药方名称玉屑无忧散处方玄参(去芦)、荆芥穗、滑石(研)、黄连(去毛)、缩砂(去壳)、白茯苓(炒令黄)、贯众(去芦)、甘草(炙)、山豆根,各一两;寒水石(研

  • 粉灵砂

    药方名称粉灵砂处方灵砂1两,蚌粉(同炒略变色)2两,丁香49粒,胡椒49粒。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半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痛翻胃。用法用量每服30丸,翻胃,煨生姜汤送下;虚人脾痛,炒盐汤送

  • 立除冷哮散

    药方名称立除冷哮散处方胡椒49粒。制法入活癞虾蟆腹中,盐泥裹,煅存性。功能主治散寒定哮。主冷哮痰喘,遇冷即发者。用法用量分5-7服,用小青龙汤送下。注意若有伏热者忌用。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佚名方

    药方名称佚名方处方蚯蚓(十五条.活者)功能主治治伤寒阳证结胸,死无可药者。用法用量擂烂,蜜半盏,冷水半碗,灌服。若无蜜,砂糖亦妙。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二圣散

    《眼科阐微》卷二:二圣散药方名称二圣散处方白圣(即白矾,飞过用)1.5克 绿圣(即生绿胆矾)1.8克功能主治主烂弦风眼,一切眼症。用法用量先将二味研极细末,复用12圆黑将军(原注:将军,即熟圆铃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