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芍六君子汤

柴芍六君子汤

《金鉴》卷五十一:柴芍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柴芍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陈皮半夏(姜制)、甘草(炙)、柴胡白芍(炒)、钓藤钩。

功能主治慢惊。脾虚肝旺,风痰盛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临床应用①眼睑润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瞿某,男,8岁。双目上眼睑不自主跳动,时作眨眼状,历时3个月。发作较剧时1分钟达20余次,父母劝阻不能罢,打骂不能止,苦于不能自制。伴见色萎形瘦,纳差,神疲懒动,咳嗽吐痰,舌淡红,苔白微腻,脉虚。证属土虚木贼,肝风内动之候。治当健脾化痰,柔肝止风。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天麻6g,僵蚕5g。服药2剂,眼脸跳动即现好转,精神稍佳,仍纳差,守原方加鸡内金6g,又4剂。服后精神振,胃纳增,眼睑跳动恢复正常。②慢惊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欧某,女,18个月。阵发性抽搐2月余。始则10日半月一次,最近日发2-3次,多方诊治,疗效不好。惊风发作则手呈鸡爪,目上视,面呈青色,不省人事。须臾自止。症见面色苍白,头发稀疏而直立,纳呆,舌淡,指纹浅红。证属脾虚血少,木失滋荣,肝风内动。方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僵蚕3g,天麻6g,全蝎2g。服上方2剂惊风止,4剂胃纳增,后去虫药,守原方复进3剂,追访至年底,惊风未再发,神态颇佳。

摘录《金鉴》卷五十一

医学集成》卷二:柴芍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柴芍六君子汤

处方六君加柴胡、芍药、葛根

功能主治健脾退热。主小儿表热,退后又热。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猜你喜欢

  • 防风当归丸

    药方名称防风当归丸处方防风、当归(去尾)各等分。制法上药为丸。功能主治肝经有风,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以致妊娠下血。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

  • 甘菊膏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甘菊膏药方名称甘菊膏处方甘菊60克莽草芎藭甘草(炙)防风黄芩大戟各30克 生地黄120克 芍药45克细辛大黄蜀椒(去目,闭口,汗)杜仲黄耆各15克白芷30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以

  • 倍姜丸

    药方名称倍姜丸处方生明矾1两,生半夏(去脐)1两,生南星(去脐)1两,白茯苓1两,干姜2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咳嗽,声声不绝;痰嗽。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

  • 赤小豆饮

    药方名称赤小豆饮处方赤小豆半斤。功能主治箭头入肉不出。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令烂熟,绞取汁。每服1盏,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百部根酒

    药方名称百部根酒别名百部酒处方百部根4两。制法以酒1斗,渍再宿。功能主治卒上气咳嗽。用法用量百部酒(《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 衮金丸

    药方名称衮金丸处方干姜(不炮)1两,真橘皮(不去白,洗)1两,天南星(生用)1两,半夏(不汤洗)1两。制法先用生姜1两(不去皮)捣烂,制半夏、南星末作曲,却用余药一处为,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雄

  • 养神酒

    药方名称养神酒处方当归身60克 大热地90克 甘杞子60克 上白茯苓60克山药60克 苡仁30克木香15克 枣仁30克 川断30克麦冬30克丁香6克 建莲肉(去心)60克 大茴15克 桂圆肉240克功

  • 还睛补肝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还睛补肝丸药方名称还睛补肝丸处方白术、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决明子(微炒)、芎?、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芦头)、五味子、人参、菊花、防风(去叉)、地骨皮、苦参、玄参

  • 麻黄饮

    《圣济总录》卷八:麻黄饮药方名称麻黄饮别名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洗,焙)3两,防风(去叉)2两,桂(去粗皮)2两,白术2两,人参2两,芎?2两,当归(焙)2两,甘草(炙,锉)2两,干姜(炮)2

  • 独活寄生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独活寄生汤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三两,桑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即寄生亦名,非正续断)、当归(酒浸.焙干)、白芍药、熟地、黄蓍(酒浸.蒸)、牛膝(去芦.酒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