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栝楼瞿麦丸

栝楼瞿麦丸

金匮要略》卷中:栝楼瞿麦丸

药方名称栝楼瞿麦丸

处方栝楼根6克茯苓薯蓣各9克附子5克(炮)瞿麦3克

制法上五味,研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利水,生津润燥。治肾不化气,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其人苦渴。

用法用量每服3丸,一日三次,温开水送下;不知,增至7~8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备注本方所治小便不利,是因肾阳不足为患。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以助膀胱之气化,肾阳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自然通利;配伍茯苓淡渗利水,山药润燥止渴,使水湿下行,津液上承,则小便利,口渴止,又用栝楼根生津润燥,瞿麦以增强通利水道之功,二味性寒,又可监制附子之燥热,以期助阳而不伤阴。五药相配,具有补肾阳,利小便,生津液,止口渴的效果。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栝楼瞿麦丸

药方名称栝楼瞿麦丸

别名瓜蒌瞿麦

处方栝楼根2两,茯苓3两,薯蓣3两,附子1枚(炮),瞿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气,利水,润燥。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

用法用量瓜蒌瞿麦丸(《济阳纲目》卷九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瞿麦丸”。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心典》: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表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则是水寒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故更以薯蓣、栝楼根除热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息;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矣。欲求变通者,须于此三复焉。②《金鉴》: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阳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亦肾气丸之变制也。然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

临床应用①慢性肾小球肾炎《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1:59):刘某某,女,40岁,重庆建设银行职工,1964年12月20日初诊:水肿,小便不利一年许,口渴增剧,水肿加重两月左右。现证:全身水肿,口渴引饮,腰冷腿软,精神萎靡不振,纳差,每餐约1两米饭,小便不利,短少而淡黄,尿无热感,大便2-3天1次,不结燥,面色浮白,唇淡,无苔乏津,脉沉细。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服中西药,治疗一年左右疗效不显,近两月来,病情加剧,其人苦干渴饮,水肿愈增,小便淡黄短少,于是前来重庆市第二中医院就诊。此系肾阳不足,气化紊乱,形成上燥下寒之渴肿、小便不利证。拟以润燥生津,温阳利水主治,方用栝楼瞿麦丸改用汤剂,加鹿胶以填补精血。方药:栝楼根30g、淮山药30g、茯苓15g、瞿麦15g、制附片15g(另包,先煎2小时)、鹿胶12g(另包,蒸化兑服)。上方服2剂,口渴大减,饮水量减少一半,水肿亦大减,小便量增多而畅利,饮食增加,其余舌脉同上,效不更方,将原方再进2剂。口渴更减,小便畅利,水肿基本消失,饮食接近正常,大便正常,腰冷消失。现觉腰酸腿软,精神仍疲倦,夜尿3-4次,舌质淡,无苔微润脉沉细。于原方中将栝楼根改用15g,其余药物和剂量不变,嘱进2剂。服药后渴饮,水肿消失,饮食正常,精神比原来大有好转,时而仍感疲乏,尿色淡黄无热感,夜尿2-3次,腰酸腿软,面色接近正常,唇淡红,舌质淡,无苔津润,脉沉细。②癃闭《山东中医杂志》:(1983;2:8):患者余某,年72岁,患小便点滴不通,曾用八正、五苓及西药利尿、导尿诸法均不效。患者拒用手术,经友人介绍余诊,诊见:口渴甚苦而不欲饮,以水果自憩之,小便点滴不通,少腹胀急难忍,手足微凉,舌质淡胖有齿痕,苔黄腻偏干,脉沉细而数。诊为高年癃闭,投瓜蒌瞿麦丸加车前牛膝天花粉12g、瞿麦10g。茯苓12g、山药12g、牛膝12g、车前子12g(包)、熟附子10g。药服1剂,小便渐通,胀急略减,再3剂病去若失。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补虚调中防风丸

    药方名称补虚调中防风丸处方防风3两,桂心3两,通草3两,茯神3两,远志3两,甘草3两,人参3两,麦门冬3两,白石英3两。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用

  • 绛矾丸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绛矾丸药方名称绛矾丸处方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 真川朴24克 广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制法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功能主治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

  • 二根汤

    《外科启玄》卷十二: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韭菜根、山楂根。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桑白根皮、李子根各等分。制法上锉

  • 剪红丸

    《永类钤方》卷四:剪红丸药方名称剪红丸别名秦川剪红丸(《奇效良方》卷十六)。处方雄黄15克木香15克槟榔三棱莪术(煨)陈皮贯众(去毛)各30克大黄(春)60克(夏、秋、冬)30克干漆30克(炒烟起)制

  • 姜朴汤

    《医统》卷十六:姜朴汤药方名称姜朴汤处方干姜(炮)1钱,厚朴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陈皮5分,枳实5分,羌活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夏秋暑热过食冷物茶水,以伤其内,过乘凉风以伤其外,致

  • 大三黄丸

    药方名称大三黄丸处方大柏皮4钱,黄连4钱,山豆根4钱,黄芩4钱,滑石2钱,黄药2钱,硼砂2钱,脑子1钱,麝香1钱,甘草各1钱,百草霜4钱。制法上为末,新汲井华水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上焦壅热,咽喉

  • 石韦饮子

    药方名称石韦饮子处方石韦(汤浸,刷皮)瞿麦木通各30克 陈橘皮茯苓芍药 桑白皮人参黄芩各22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淋,小便涩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5克,煎至200毫升,

  • 菟丝地黄汤

    药方名称菟丝地黄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30克巴戟天15克功能主治益肾壮阳。治房劳伤肾,阳痿早泄,骨软筋麻,饮食减少,身体畏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法制半夏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法制半夏药方名称法制半夏处方半夏250克(汤洗四十九遍,用酒浸一日,焙干)白矾120克丁香皮(为末)90克 草豆蔻(去皮,为末)75克制法上药四味,同入酒内浸,春、夏七日,秋、冬

  • 接生如圣丸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六:接生如圣丸药方名称接生如圣丸处方赤石脂60克消石15克白矾(枯过)7.5克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粥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痫病暗风,年深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