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散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

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寒水石60克滑石120克猪苓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暑泄热,化气利水。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小儿吐泻惊风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汤调下,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3克。

摘录《宜明论方》卷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处方官桂人参藿香各15克茯苓白术甘草葛根泽泻石膏寒水石各30克滑石60克木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益气和中。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调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宣明论》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桂苓甘露饮

处方茯苓1两(去皮),甘草2两(炙),白术半两,泽泻1两,桂半两(去皮),石膏2两,寒水石2两,滑石4两,猪苓半两(1方不用猪苓)。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中暑,湿热内甚,头痛,口干烦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伤暑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桂苓白术散(原书同卷)、桂苓甘露饮(《伤寒直格》卷下)。

摘录《宣明论》卷六

猜你喜欢

  • 加减顺气散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经验秘方》:加减顺气散药方名称加减顺气散处方天台乌药5两,桔梗(去芦)2两半,川白芷2两半,川芎2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去白)2两半,白术2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

  • 纯阳救苦丹

    药方名称纯阳救苦丹处方藿香1两,菖蒲1两,砂仁5钱(粒),苍术1两,栀子8钱(炒),远志8钱,半夏1两(京),木香5钱,青木香5钱,腹皮1两,紫苏5钱,神曲5钱,柴胡8钱,白矾1两,玉金5钱,茯神2两

  • 川乌草乌

    药方名称川乌草乌处方川乌、草乌、樟脑各90克。制法共研末,装瓶备用。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老陈醋或一般食醋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冻结肩(即肩周炎)35例,治愈22例,显效8例,好

  • 白梅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梅丸药方名称白梅丸处方白僵蚕不拘多少(直者,炒令黄色)。制法上为末,用陈白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毒、气毒瘰疬。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送下,空心、午后各1次。摘录《

  • 加味犀角饮

    《得效》卷十一:加味犀角饮药方名称加味犀角饮别名加味犀角消毒饮、加味犀角汤处方牛蒡子3两(炒),荆芥穗5钱,甘草(炙)1两,防风7钱半,川升麻7钱半,犀角3钱,麦门冬(去心)5钱,桔梗(去芦)5钱。制

  • 菖蒲煎丸

    药方名称菖蒲煎丸处方人参1钱,石菖蒲1钱,款冬花1钱,桂心1钱,紫菀茸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30丸。功能主治小儿肺气壅实,咳嗽痰涎,喘鸣肩息。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煎糯米汤化下。摘录《御

  • 草豆蔻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草豆蔻汤药方名称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木香桂(去粗皮)芎藭赤芍药白术槟榔(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当归23克(锉,炒)制法上九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腹部胀痛,肠鸣

  • 家传胎产金丹

    药方名称家传胎产金丹处方当归(酒洗)2两,丹皮(水洗,晒干,勿见火)2两,蕲艾(醋煮)2两,延胡索(酒拌,炒干)2两,川芎2两,益母草(上头半截,童便浸,晒干)2两,青蒿2两,白薇(洗净,人乳拌)2两

  • 救儿回生汤

    药方名称救儿回生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3钱,茯苓1钱,砂仁3粒,炒黑干姜5分,山楂5粒,萝卜子5分,车前子1钱,厚朴3分,神曲3分,半夏5分。功能主治补脾胃,止吐泻。主小儿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痉,头摇手动,

  • 来苏膏

    药方名称来苏膏处方皂角1斤(用好肥者,无虫蛀,去皮弦、切碎)。制法上药用酸浆水一大碗浸,春、秋3-4日,冬7日,夏1-2日,揉取净浆水,浸透皂角,汁入银器或沙锅,以文武慢火熬,用新柳条、槐枝搅熬似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