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白皮膏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每用摩疮上,日再用。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惠》卷六十: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

制法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

用法用量取滓涂摩痔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

《千金翼》卷二十四: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赤小豆2合,楝实50枚,桃人50枚,当归3两,白芷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以成煎猪膏1斤,微火煎白芷色黄,去滓。

功能主治下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摩病上,兼导下部中。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赤小豆5合,楝实50枚,槐实50枚,当归(切,焙)3两,白芷2两,甘草2两,猪脂3斤。

制法上锉细7味,先煎脂令沸,下诸药同煎,候白芷黄赤色,绵绞去滓,瓷盒盛。

功能主治脉痔,下部痒痛成疮。

用法用量每用涂摩疮上,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猜你喜欢

  • 化毒丹

    《外科精义》卷下:化毒丹药方名称化毒丹处方没药乳香各15克草乌头(醋浸泡制)浮石(烧赤,酣淬七次,研)各30克巴豆49个(去皮,生用,另研)制法上五味,为细末,用浮石、乌头醋打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

  • 红藤煎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红藤煎药方名称红藤煎处方红藤 银花 紫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丹皮 元胡甘草大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中医外科学

  • 糯米山药粥

    药方名称糯米山药粥处方生山药50克 川断杜仲苎麻各25克糯米50~100克制法先煎川断、杜仲、苎麻根,去渣取汁,后入糯米及捣碎的山药,共煮为粥。功能主治固肾益气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而有脾肾

  • 酒肿丸

    药方名称酒肿丸处方萝卜10枚,皂角5枚。制法上2味用水煮干,去皂角,将萝卜捣烂,蒸饼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酒肿,及脾虚发肿。用法用量萝卜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药方名称桂附散处方桂心30克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五加皮60克桑叶60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伤折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度用药90克

  • 阿胶四物汤

    药方名称阿胶四物汤处方阿胶、川芎、当归、白芍、地黄。功能主治血虚咳嗽。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丁香安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安胃丸处方肉桂半两,丁皮1两,藿香(去土)1两,滑石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胃虚,气逆呕吐,泄泻,烦渴欲饮,精神昏困。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汤化下,不

  • 回生汤

    药方名称回生汤处方南沙参2两,麦冬(去心)3钱,云茯苓2钱,生地黄5钱,当归1钱,犀角尖2钱,黄连1钱,黄芩2钱,山栀子1钱,丹皮2钱,知母2钱,滑石(水飞)3钱,甘草8分,蝉蜕壳1枚,白僵蚕2钱,钗

  • 立安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立安散药方名称立安散处方穿山甲不拘多少(用温水洗去原着肉、皮、膜,好醋浸,炙令焦)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疼正发。用法用量每发时,用烂锉薤白1茎,药3克,热酒调下,食后。摘录《

  • 鸡屎矾散

    药方名称鸡屎矾散处方鸡屎矾3分,火煎茶3分,龙牙草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阴肿满。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涂肿处,每日换2次。摘录《圣惠》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