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白皮膏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每用摩疮上,日再用。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惠》卷六十: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

制法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

用法用量取滓涂摩痔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

《千金翼》卷二十四: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赤小豆2合,楝实50枚,桃人50枚,当归3两,白芷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以成煎猪膏1斤,微火煎白芷色黄,去滓。

功能主治下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摩病上,兼导下部中。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赤小豆5合,楝实50枚,槐实50枚,当归(切,焙)3两,白芷2两,甘草2两,猪脂3斤。

制法上锉细7味,先煎脂令沸,下诸药同煎,候白芷黄赤色,绵绞去滓,瓷盒盛。

功能主治脉痔,下部痒痛成疮。

用法用量每用涂摩疮上,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猜你喜欢

  • 灵犀丹

    药方名称灵犀丹处方犀角屑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川羌活1两,木香1两,吴白芷1两,甘菊1两,白僵蚕(炒)1两,天南星(牛胆制)1两,甘草1两,地骨皮1两,山药1两,薄荷叶1两,川芎1两,蔓荆子1两,

  • 牢牙地黄散

    药方名称牢牙地黄散处方藁本0.6克 生地黄熟地黄羌活防己人参各0.9克当归身益智仁各1.2克 香白芷黄耆各1.5克 羊胫骨灰吴茱萸黄连麻黄各3克 草豆蔻皮3.6克升麻4.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脑

  • 谷楮叶汁

    药方名称谷楮叶汁处方谷楮叶5-7把。功能主治鼻久衄积年,或夜卧流血,常达数升,众疗不愈者。用法用量上捣捩取汁,日饮1-2盏。4-5剂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栀芩汤

    药方名称栀芩汤处方山栀黄芩当归元参枳壳苏梗 广皮白芍杜仲功能主治治妊娠时常腹痛,名日痛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妇科玉尺》卷二

  • 斑浮鸠散

    药方名称斑浮鸠散处方斑浮鸠1头(治如食法,炙令熟),决明子半升,细辛2两,防风2两。制法上(口父)咀,合封15日,为末。功能主治眼青盲无所见。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夜2。摘录《医心方》卷五

  • 家传保和丸

    《幼科发挥》卷三:家传保和丸药方名称家传保和丸处方白术3钱,陈皮3钱,半夏曲3钱,白茯苓3钱,神曲3钱,枳实(炒)2钱半,厚朴(姜汁炒)2钱半,香附(酒浸)2钱半,山楂2钱半,麦芽曲2钱半,黄连(姜汁

  • 七疝汤

    药方名称七疝汤处方元胡索 小茴香(酒炒)川楝子全蝎(炒)人参大附子山桅子木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七疝,及奔豚小肠气,脐腹大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温酒调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 上马丸

    药方名称上马丸处方川乌(炮)、木香(不见火),各半两。龙骨(酥炙)、牛膝、杜仲、木瓜、当归(酒浸)、败龟板(酥炙)、自然铜(醋淬)、黄蓍(蜜炙)、白术,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滋阴健脾汤

    药方名称滋阴健脾汤处方当归(酒洗)3克川芎1.5克白芍(酒炒)2.4克 生地黄(酒洗)2.4克人参2.1克白术4.5克 白茯苓(去皮)陈皮(盐水洗,去白)各3克半夏(姜制)白茯神(去皮,木)麦门冬(去

  • 人参款花散

    药方名称人参款花散处方人参款冬花各15克知母贝母半夏各9克 御米壳(去顶,炒)60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气喘咳嗽,日久不已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用水220毫升,加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