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枳壳汤

橘皮枳壳汤

药方名称橘皮枳壳汤

处方枳壳(麸炒,去瓤)2两,半夏(不制)2两,陈皮(不去白)3两,人参1两。

制法上各锉碎。

功能主治胸膈气痞,气短噎闷,不得升降。

用法用量每药1两,用泉水1升,生姜片子十余片,同煎至8分1盏,去滓,稍温服。如大便涩,入白蜜少许,食后大剂;如上喘,用东流河水更妙。此是半夏汤古方,上4味用泉水5大升,入白沙蜜4两调匀,用木勺扬药水240遍,煮取1大升,去滓,分作3服,日常服尽,食后服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救命麝香饼子

    药方名称救命麝香饼子别名麝香饼子处方麝香(真者)1大钱,定粉2钱(上紧者),腻粉(真者)3大钱。制法上为细末,用上好香墨汁为丸,如扁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涎厄喉咽,服诸药转取得虚,死在须臾。用法用

  •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

  • 和气人参汤

    药方名称和气人参汤处方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陈橘皮(去白,麸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 丽泽通气汤

    药方名称丽泽通气汤处方黄耆12克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升麻葛根各9克 炙甘草6克 川椒白芷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冬月加麻黄(不去节)。功能主治益气升阳,祛风散寒。治肺气不足,外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用法用量每

  • 葶苈子回神酒

    药方名称葶苈子回神酒别名葶苈酒处方春酒5升,葶苈子2升。功能主治利小便。主大腹水病。用法用量葶苈酒(《圣济总录》卷八十)。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医心方》卷十

  • 补气汤

    《瑞竹堂经验方》卷一:补气汤药方名称补气汤处方黄耆90克(去芦,蜜水炙)人参甘草(炙)各15克麦门冬30克(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气虚弱,脉浮而软,怔忡无力,少

  • 八味养血汤

    药方名称八味养血汤处方熟地5钱,当归3,山药2钱(炒),肉桂5分,茯苓1钱5分,白芍1钱5分(炒),附子5分,丹皮1钱,泽泻5分,山萸肉1钱。功能主治阳亏眩晕。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食远服。各家论述

  • 新清宁片

    药方名称新清宁片来源为熟大黄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涩。炮制取熟大黄粉碎成细粉,测定其总蒽醌衍生物含量合格后,加70%~90%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60℃烘干,加

  • 吴茱萸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吴茱萸散药方名称吴茱萸散处方吴茱萸7.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附子22.5克(炮裂

  • 五味麝香丸

    药方名称五味麝香丸处方麝香10g诃子(去核)300g 黑草乌300g木香100g藏菖蒲60g来源藏族验方。性状为棕褐色的小丸;具麝香特异的香气,味微苦、涩、麻。炮制上五味,除麝香外,其余诃子等四味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