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洗肝散

洗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冷水或熟水调下,食后,日服见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60克

制法上药八味,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泻火。治风热热毒上攻,眼目暴赤,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脉弦实有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凉开水调下,食后服。

备注肝属木而主目。风热犯肝上冲于目,所以目赤肿痛。方中薄荷羌活防风疏散风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血行则风自灭;栀子清肝火,利小便;大黄泻实火,通燥结,使二便通利,热毒下降,则赤肿可消;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共奏疏风散热,清肝泻火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医宗金鉴》卷七十七: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车前子3克柴胡4.5克黄芩3克细辛1.5克玄参3克茺蔚子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郁火上冲,雀目内障,眼中痒涩,朝明暮暗,黄昏视物难见。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黑豆3~7粒,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猜你喜欢

  • 槐花丹

    药方名称槐花丹处方粉霜2钱4分,归尾2钱4分,血竭1钱,朱砂4钱,槐花(人乳拌7次,晒干,微炒)1两6钱,沉香1钱5分,丁香1钱,乳香1钱,没药1钱,血余1钱,牙皂2钱,大黄2钱,白芷梢2钱,陈棕灰2

  • 消肿膏

    药方名称消肿膏处方芙蓉叶紫荆皮各150克白芷当归骨碎补独活何首乌南星各90克 橙橘叶赤芍药各60克石菖蒲肉桂各15克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消肿止痛,化瘀接骨。治胸胁跌伤肿痛,或伤筋折骨者。用法用量以姜汁

  • 石楠肤子酒

    药方名称石楠肤子酒处方石楠叶50g地肤子50g当归50g独活50g 白酒500ml炮制将上述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与酒共置于锅中,上火煎煮数10沸;冷却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除风湿,和血止痒

  • 天真丹

    药方名称天真丹处方沉香巴戟(酒浸,去心)茴香(盐炒香,去盐用)萆薢(酒浸,炒)胡芦巴(炒香)破故纸(炒香)杜仲(炒去丝)牵牛(盐炒香黑,去盐)琥珀各30克肉桂15克制法上十味,共为细末,用原浸药酒打面

  • 加味调中益气汤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加味调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味调中益气汤处方陈皮黄柏(酒炒)各0.9克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人参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川芎1.8克蔓荆子0.9克(

  • 越鞠保和丸

    药方名称越鞠保和丸处方苍术(米泪浸三宿,炒)30克 抚芎(酒洗)30克神曲(炒)30克香附(童便浸,炒)30克栀子(炒)15克陈皮30克半夏(炮)30克 白茯苓30克连翘15克莱菔子(炒)15克枳实(

  • 丹砂椒

    药方名称丹砂椒处方丹砂(细研1-2日,用水飞过)2两,白茯苓(去黑皮,取末)1两,人参末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半斤。制法上药用好酒3升,于新瓷器内,向太阳三伏热时,一处用竹杖搅,令酒尽干为度。功能

  • 瓜丁散

    药方名称瓜丁散处方瓜丁(细末)如1大豆许。功能主治黄疸,目黄不除。用法用量纳鼻中,令病人深吸取入。鼻中黄汁出,愈。摘录《千金翼》卷十八

  • 粉糖丸

    药方名称粉糖丸处方腻粉半钱,砂糖如弹丸大1块。制法2味同研令匀,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肠壅结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丸,临卧温熟水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 蓖麻散

    药方名称蓖麻散处方蓖麻子20枚(去皮,别研),天浆子(去壳)10枚,生蝎30枚,石榴1枚(取却石榴子及7分,盛3味药在内,作泥球固济,烧令通赤,候药香气出即熟,取出打破球便捣罗为末,入后药3味),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