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竹茹汤

甘竹茹汤

《外台》卷二引《深师方》:甘竹茹汤

药方名称甘竹茹汤

处方竹茹4两,生白米1升。

功能主治风热气吵及诸哕。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之,取米熟汤成。去滓,徐徐分服。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千金》卷三:甘竹茹汤

药方名称甘竹茹汤

别名甘竹汤

处方竹茹1升,人参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黄芩3两。

功能主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

用法用量甘竹汤(《准绳·类方》卷五)。《济阴纲目》有麦门冬一两。

摘录《千金》卷三

猜你喜欢

  • 地黄人参汤

    药方名称地黄人参汤处方生地黄1钱,人参1钱,熟地黄1钱,枇杷叶1钱,甘草4分,黄耆8分,天门冬7分,麦门冬7分,泽泻7分,石斛7分。功能主治心膈有热,消渴,咽干,面赤。用法用量以水2钟,煎1钟,食前温

  • 陆抗膏

    药方名称陆抗膏处方猪脂3升,羊脂2升,牛髓2升(并炼成),白蜜2升,生姜汁3升(1方加生地黄3升)。制法上五味,先煎猪脂等,次下姜汁又煎,次下蜜复煎,候膏成收之。功能主治充髓补虚。主百病劳损,伤风湿。

  • 桂枝酒

    药方名称桂枝酒处方桂枝2两,好酒2升。功能主治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醒人事;或伤寒新愈误行房,小腹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之脱阳证。用法用量煎至1升,候温,分作2服灌之。摘录

  • 桂附醒风汤

    药方名称桂附醒风汤处方附子1个7钱,天雄1个1两,南星1个1两(并生用,去皮脐),蝎梢半两(去毒)。功能主治中风涎潮,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7分,

  • 润肌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润肌膏药方名称润肌膏处方珠子沥青120克 白黄蜡24克乳香6克制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錍

  • 枯后生肌散

    药方名称枯后生肌散处方血竭1钱,轻粉1钱,龙骨1钱,象皮1钱,海螵蛸1钱,乳香1钱。制法上为末,用煮熟鸡蛋黄15个,熬油1小钟,调匀。功能主治瘿瘤枯后。用法用量患处用甘草汤洗净,鸡羽扫上,以膏盖之。摘

  • 小分清饮

    药方名称小分清饮处方茯苓6~9克泽泻6~9克 薏仁6克猪苓6~9克枳壳3克厚朴3克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30毫升,煮取18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

  • 三黄枳朴丸

    药方名称三黄枳朴丸处方黄连黄芩黄柏(皆酒炒)各9克大黄(酒)15克枳实(麸炒)厚朴(姜汁炒)槟榔各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湿热成痢,并有食积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汤送下。摘录《

  • 生化通经汤

    药方名称生化通经汤处方酒丹参12克香附土牛膝各9克当归尾桃仁各6克红花3克泽兰12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经行无定期,乍多乍少,色紫有块,小腹胀痛拒按,口燥不欲饮水,小便黄少不畅,大便燥结,舌黯红或有紫

  • 柏黄散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柏黄散药方名称柏黄散处方黄芩4克当归柏叶蒲黄各3克生姜1.5克艾叶1克 生地黄18克伏龙肝6克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分二次